“多謝仁兄。”
“當了兵,都是自家弟兄,
不用客氣,我是第五守備團的,有緣再見!”
那青年留下一個燦爛的微笑,轉身離去。
數十萬人族士兵集結,
渤海郡前線戰事吃緊,
僅僅孤峪關一地,
此次便招收了數百萬人族武者,
這些人族武者,
大多都是鑄體期,
他們一些年紀不過十五六,
面上帶著少年的青澀,
一些甚至已逾中年,
兩鬢已有白發。
大多衣著簡樸,
都是窮苦人家出身,
把關造冊的長官聲音洪亮,態度囂張,
“把自己名字,境界,籍貫,家人寫清楚,負責記錄的,一個字也別給老子馬虎,你們要是死了,這幾行字,是唯一能證明你犧牲的證據,撫恤金也會發到你們家人手中”
“李四福,鑄體八重,黑水城人拐子巷七號,媳婦叫張春花”
“陳友德,鑄體七重,云山城,俺爹叫陳占忠”
“吳浩,鑄體十重,越城吳家寨的”
登名造冊的士兵抬頭,不耐煩道:
“你家人的名字叫什么,別耽誤功夫,后面很多人呢!”
那個少年不過十八九歲,臉上帶著淳樸的笑意,不好意思地撓頭,
“我娘死得早,我爹和我哥前幾年去前線犧牲了,家里就剩我一個,沒人了”
周圍的喧嘩被這個有些怯懦的聲音打斷,
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一些人眼中已經含著淚水,
連年征戰,多少良人一去不還,多少兒子失去父親,多少白發送走黑發,
這些人境界低微,在戰場上,可能一天也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