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眼前曹爽的表情不似玩笑,心中有些懵逼的燕王朱棣便忍不住追問道:”那先生提及這占城稻的用意是?”
鬧了半天,這占城稻并不能徹底解決大明的糧食危機,這不白高興了嗎!
”只是想告訴殿下,我大明雖是地大物博,但資源并非應有盡有。”
”海外諸國雖然疆域大小各不相同,但卻有我大明未有之物。”
”唯有取長補短,我大明方才可傲立于世界之巔。”
幽靜的牢房中,曹爽激昂的聲音再度響起,清瘦的臉頰上也涌現了一抹耐人尋味的神色,隱隱約約間似在引導著什么。
后世眾人皆知,燕王朱棣在靖難成功,御極稱帝之后,曾先后七次派遣”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著規模龐大的船隊下西洋。
關于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后世學者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有人認為是朱棣為了強調自身的”文治武功”,震懾海外諸國。
但不管怎么說,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的壯舉,足足領先了”航海家”哥倫布百年之久。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三寶太監多次下西洋的壯舉非但未能為大明帶來收益和回報,反而還掏空了國庫,使得后世之君對”下西洋”聞之色變。
自此之后,大明便被迫”閉關鎖國”,直至隆慶開關之后,方才陸續恢復海上航線。
現如今,他有幸重回歷史的轉折點,勢必要將大明這艘巨輪牽引至汪洋大海之上。
”先生的意思,孤明白了”
幾個呼吸過后,燕王朱棣略有些失望的點了點頭,興致顯得有所下降。
鬧了半天,曹爽所說的內容最后還是與海上貿易有關,有關解決大明糧食問題的方式方法,也僅僅是一個猜測罷了。
”不管怎么說,占城稻的產量遠勝尋常粟米。”
”朱棣日后必然會詳盡報予父皇知曉,為先生請功。”
很快,燕王朱棣便調整好了心情,畢恭畢敬的朝著面前似笑非笑的曹爽行禮道。
對他而言,剛剛的談話還是有所收獲的,起碼讓他知曉了占城稻以及占城國的存在。
”燕王是有些失望了?”
曹爽兩世為人,心思何等縝密,一眼便瞧見了朱棣眼眸中轉瞬即逝的失望和落寞,隨即含笑開口。
”先生言重了”
聞言,朱棣便是連連搖頭,不敢流露出半點感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