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隨咱接著去詔獄。”
或許心境不同,朱元璋疲憊的聲音中竟涌現(xiàn)了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與往日冷酷無情的形象簡直大相徑庭。
有人替他兜底的感覺,真不錯。
”陛下,”聞言,不待滿臉興奮之色的涼國公藍玉躬身應(yīng)是,其身旁的傅友德便有些遲疑的拱手道:”前些時日,北平都司來奏,北元太師烏格齊哈什哈擁兵自重,似有進犯我大明疆域之意。”
”老臣以為,陛下當(dāng)予以重視。”
此話一出,乾清宮原本還算融洽的氣氛瞬間如冰雪般冷凝,就連涼國公藍玉也忍不住吧唧了一下嘴,下意識朝著傅友德擠眉弄眼。
時至如今,他們二人的身份本就敏感尷尬,眼下不想方設(shè)法的”避嫌”也就罷了,居然還敢主動觸碰軍國大事?
更要緊的是,那北平可是燕王朱棣的封地,如今燕王尚在詔獄中。
以朱元璋那敏感多疑的性子,難保他不會多想啊。
”好說。”
”明日到了詔獄,一同商討就是了。”
居高臨下的瞧了幾眼滿臉正色的傅友德之后,朱元璋淡然的聲音便在殿中響起,似乎并未將那所謂的北元太師放在眼中。
從洪武三年開始,他為了肅清盤踞在塞外的北元余孽,接連發(fā)動了十次大規(guī)模的北伐,極大程度的削弱了北元汗廷的實力。
至少在前些年,他從未聽說過北元汗廷有所謂的”太師”一說,更別提擁兵自重了。
看來那茍延殘喘的北元汗廷終是到了行將就木的時候了。
”陛下英明。”
許是怕身旁的傅友德在說些什么,涼國公藍玉眼疾手快,趕忙搶先一步說道,并拉著傅友德有些踉蹌的往殿外而去,唯恐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望著藍玉和傅友德二人漸行漸遠的背影,朱元璋默默的瞇起了眼睛,口中意有所指的低喃聲更是令身旁的總管太監(jiān)樸仁猛心臟險些驟停。
”咱的老伙計可不多了啊”
次日清晨。
依舊是天色尚未完全大亮,雄雞未眠之際,精神抖擻的朱元璋便從溫柔鄉(xiāng)中響起,并在樸仁猛的伺候下梳洗更衣。
但與往常的百姓裝扮所不同,朱元璋卻是換上了一身藍色官袍,并對著銅鏡上下打量許久,似是在適應(yīng)自己的”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