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功倒不必了。”
”這寶鈔貶值的原因其實朝中很多大臣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告訴當今天子罷了。”
”您若是給我請功,說不定還會害了我吶。”
擦了擦手上的油漬,又將眼前的美酒一飲而盡之后,曹爽打了個飽嗝之后,方才靠在身后的稻草上,心滿意足的說道。
該說不說,眼前的”劉三吾”不愧是天下聞名的翰林大儒,這在詔獄中說話的分量比之燕王朱棣都還要重。
至少這托盤中的吃食,可遠比昔日燕王朱棣在的時候,要豐盛許多。
”什么?!”
”朝中大臣皆是心知肚明?”
聽聞曹爽毫不在意的呼喝聲,剛剛咬下一口雞肉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先是一愣,隨即便面紅耳赤的咆哮道,一股不加掩飾的殺意也是在牢房中蔓延開來。
嘶。
盡管朱元璋的殺意并未針對躺在稻草上假寐的曹爽,但曹爽仍是覺得渾身上下為之一冷,有些驚恐的睜開了眼睛。
這老爺子,好大的氣性!
和眼前的老爺子相比,尚未崛起的永樂大帝朱棣都顯得有些”青澀”吶。
與此同時,隔壁牢房中的傅友德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但隨之而來的便是難以壓制的怒火。
他就知道,朝中的那些文官沒有好東西。
大明寶鈔肆意貶值,這么大的事,這些文官竟敢知而不報?
皆該殺!
”老爺子,氣大傷身,當心身體。”猶豫再三,曹爽終是坐直了身子,逆著撲面而來的寒意,朝著眼前的”劉三吾”勸道。
”小友見笑了。”深吸了一口氣,默默將朝中六部堂官的面容在腦海中掠過之后,朱元璋便扯著有些沙啞的喉嚨傾訴道:”老夫曾在前元朝廷任職,因不愿與那些貪官污吏沆瀣一氣,方才賦閑在家二十余年。”
”可現如今,大明方才立國二十余年,朝中便有官員如此大膽,老夫實在是氣不過。”
以朱元璋的城府,很快便編造了一個聽上去還算合理的理由,用以掩飾剛剛的”失態”。
果不其然,聽聞眼前的”劉三吾”曾在前元朝廷任職,后賦閑在家二十余年之后,曹爽心中的敬佩更甚。
這一刻,他深切體會到了,為什么說史書上對于文官所給予的”腐朽”,”古板”等評價其實并不是貶義詞。
”老爺子,其實也沒有如此嚴重。”
”我覺得朝中那些官員,其實也可能是有苦難言。”
想了想之后,曹爽還是決定為朝中那些素未聞面的文官們說幾句好話,畢竟這可是朱元璋治下的洪武朝。
朝中的官員們無論私德如何,至少總體上對于大明,應當還是忠心耿耿,盡心盡力的。
”小友此話怎講?”
不知不覺間,朱元璋和眼前曹爽的身份仿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