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天色才剛剛大亮,紫禁城中便是正式傳出消息,洪武天子朱元璋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終是決定派遣朝中老將王弼輔佐曹國公李景隆,率兵前往塞外征討北元太師。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朱元璋還特意允準在太子靈前失議的燕王朱棣提前解除”禁足”,隨軍返回北平,戴罪立功。
此等消息一經傳出,朝野內外頓時嘩然一片,所有人都知曉,經驗豐富的朱元璋終究還是沒有任人唯親,這定遠侯王弼雖然在名義上是負責”輔佐”曹國公李景隆,但實際上便是此役的領兵主帥。
對于再次出征塞外的定遠侯王弼,朝野內外并未引起太太的討論,畢竟曹國公李景隆的”履歷”實在是有些單薄,難以令人信服。
相比較此事,朱元璋允準燕王朱棣返回北平封地的消息,無疑在朝野內外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不知多少朝臣高官在心中暗自腹誹。
自太子朱標病逝之后,朝中有關于將燕王朱棣立為”儲君”的聲音便是層出不窮,甚至朱元璋本人都曾在東閣門外議事的時候,當眾提及。
若非那翰林學士劉三吾據理力爭,聲稱相對于燕王朱棣,年歲教長的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尚且在世,只怕大明的下一任儲君不會擁有任何懸念。
而現如今,隨著朱元璋允準燕王朱棣返回北平封地,并且隨同大軍征戰,討伐塞外北元余孽,朝野中持續多日,暗流涌動的”儲君之爭”似乎也終于有了結果。
這位功勛彪悍的燕王朱棣,怕是徹底退出了大明”儲君”的競爭行列。
對于這個結果,朝中文武官員喜憂參半,反應各不相同。
但對于近些時日處境如履薄冰的皇長孫朱允炆而言,無疑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
”爾等說什么,陛下將燕王打發回了北平?”
紫禁城東宮之中,因為心事忡忡,導致面容有些憔悴的太子妃呂氏下意識抬頭,看向身前畢恭畢敬的小內侍,臉上寫滿了不敢置信。
”奴婢豈敢欺瞞娘娘。”
”陛下已是正式下旨了,待到大軍糧草輜重準備完畢,燕王殿下便要隨軍啟程返回北平,戴罪立功。”
見眼前的太子妃來了興趣,聞訊之后特意趕來”報捷”的小內侍滿臉興奮,并不自覺提高了些許聲音。
如今這朝中上上下下,誰不知曉原本地位固若金湯的皇長孫朱允炆不知何故,近些時日似是有了”失寵”的趨勢,其最大的競爭對手便是這位功勛彪悍的宗室藩王。
但現在,陛下卻是讓燕王朱棣突然返回北平,此舉豈不是相當于變相向世人宣布,燕王朱棣已是無緣大明”儲君”之位了嘛。
”好好好!”
呆滯了片刻之后,呂氏本是有些白皙的臉龐上頓時涌現出一抹病態的潮紅,縈繞在心中的陰霾也是隨之消失的無影無蹤。
她就知曉,老爺子不會那般絕情,她的炆兒可是自幼被老爺子親自養于膝下,祖孫之間的感情哪里是些許流言蜚語可以動搖的。
”速速去準備些吃食。”
”本宮要去探望父皇。”
誤以為朱元璋回心轉意的呂氏大喜過望,一邊朝著殿中的宮娥內侍吩咐道,一邊命人取來銅鏡,趕忙抹去了臉上前不久才剛剛畫好的妝容。
嫁入皇室這么多年,她對于自己”公公”的脾氣秉性多有了解,深知自己能夠被”扶正”的優勢所在。
在朱標的嫡妻常氏病逝之后,她就是靠著”不爭不搶”,端莊大氣方才在朱標的諸多嬪妃中脫穎而出,順利入主東宮。
”奴婢遵旨。”聞聲,殿中的宮娥內侍趕忙應是,隨即便是一陣凌亂的腳步聲響起。
約莫盞茶功夫過后,隨著呂氏將臉上的妝容清洗完畢,一個冒著裊裊白煙,散發著誘人香氣的食盒也遞到了呂氏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