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國公傅友德的心情,近些時日可謂是如同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
早些天的時候,隨著太子朱標的驟然離世,傅友德深知以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以及”外戚”的身份,定然會引起朱元璋的猜忌,故此可謂是深居簡出,不敢與任何人來往。
即便如此,他對于自身如履薄冰的處境也是心知肚明,畢竟在太子朱標病逝之后,下一任”大明儲君”極有可能父死子繼,落到皇長孫的頭上。
畢竟這位自幼長于深宮的皇長孫雖然性情仁孝,深受朝中文官們的擁戴,但在軍中卻是沒有半點根基可言,威望難以服眾。
倘若朱元璋真的打算將皇長孫立為”大明儲君”,似他這等戰功顯赫,且擁有”外戚”身份的勛貴極有可能受到清算的下場,乃至于身死族滅。
但是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他奉命陪同朱元璋于錦衣衛詔獄”旁聽”,意外結實了口出狂言,大放厥詞的”曹先生”。
這位”曹先生”雖然年紀輕輕,但諸多新穎的觀點卻是讓人嘆為觀止,尤其是其在言語間,毫不掩飾對于朝中文官的鄙夷,以及對燕王朱棣的推崇。
除此之外,作為大明之主的朱元璋,對于”曹先生”諸多荒誕的言論展現出了耐人尋味的態度,并且屢次”喬裝打扮”,親臨詔獄,向”曹先生”請教,態度很是誠懇。
在這位”曹先生”的建議之下,乾綱獨斷多年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朝令夕改”,將朝廷北征偽元太師的主帥由最初的曹國公李景隆,更換為定遠侯王弼。
在北平多年的燕王朱棣,也奉命隨軍作戰。
當然對于他這位戰功赫赫的”外戚”而言,最為要緊的變故當屬于朱元璋對于下任”儲君”的態度。
在太子朱標入土為安之后,朱元璋便是專門下旨,命令晉王世子朱濟熺重回宮中的大本堂讀書,借此向朝野間釋放了某種政治信號。
而他傅友德,去年春天的時候,才剛剛將嫡女嫁入晉王府,成為晉王世子朱濟熺的”老丈人”。
只是未等朝中大臣和勛貴們從朱元璋這道突如其來的旨意中醒轉過來,本就動蕩不安的朝野再度迎來了一場地震。
羽林衛都司周驥趁著職務之便,淫亂后宮,賜死。
其父江夏侯周德興,教子無方,賜死。
與此同時,執掌東宮十余年之久的太子妃呂氏因思念太子成疾,薨逝。
這一個個沉甸甸的文字,就好似巨石一般,狠狠敲擊在南京城中諸多勛貴和文臣的心頭之上,眾人的反應不一而足。
但對于戰戰兢兢多時的傅友德而言,卻是有些死里逃生之感。
畢竟凡是明眼人都能夠瞧出來,曾經炙手可熱的皇長孫朱允炆已是失勢,其”娘家勢力”已是被陛下連根拔起,徹底無緣大明的儲君之位。
故此,無論紫禁城的朱元璋是否真的屬意晉王世子朱濟熺,起碼籠罩在他傅友德脖頸上的那柄展露著寒芒的長刀,已是消失不見。
”老大,吃完了嗎。”
”陪我出去走走。”
左右閑來無事,用過早飯之后的潁國公傅友德抬頭瞧了瞧頭頂艷陽高照的天氣,便隨口朝著自己的長子傅忠吩咐道。
雖然已是過去多日,但他內心仍是隱隱有些不太真切之感,原來昔日奉朱元璋詔令,當街緝拿羽林衛都司周驥,并且收集罪證之人,便是自己的長子傅忠。
陛下這是放過他們傅家了嗎?
”來了,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