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朝政腐敗不堪,掌握了蒙元政權稅務大權的色目人肆意欺壓民間百姓,設置了一系列苛雜的賦稅,導致民不聊生。
為了將財政大權自色盲人手中奪回,目光短淺的蒙元皇帝決定大量增發鹽引,不斷提高鹽價,希望借此提高朝廷的財政收入。
就這樣,在蒙元皇帝一系列”飲鴆止渴”的操作下,其財政收入雖是有所提高,但民間百姓的生活環境卻更加嚴苛,直接導致了不堪重負的百姓們紛紛揭竿起義,拉開了元末群雄割據的序幕。
作為驅逐韃虜,恢復漢人山河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建國稱帝之前,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并不是早已失去民心,茍延殘喘的蒙元朝廷,而是割據東南沿海地區的”誠王”張士誠,以及稱霸兩湖地區的”大漢”皇帝陳友諒。
其中又以”誠王”張士誠堅持的時間最長,直至大明建國前一年,方才兵敗被俘,最終在南京城自縊而亡。
不過因為”誠王”張士誠在主政浙江等地的時候,從不橫征暴斂,就連最后困守蘇州城的時候,依舊執意不肯剝削百姓,以獲取軍糧,導致其在浙東等地的百姓心目中擁有著崇高的地位。
即便朱元璋已然于南京建國稱帝,但東南沿海地區依然有心懷不軌的”亂臣賊子”打著張士誠的名號在興風作浪,惹得朱元璋頭疼不已。
為了扼殺這些在海上興風作浪的”亂臣賊子”,朱元璋一邊下令”禁海”,一邊對”浙東”等地的百姓們規定了遠高于尋常省份的賦稅,希望借此切斷浙東百姓和這些亂臣賊子之間的聯系。
迫于生計,浙東等地的百姓們雖是被迫切斷了與這些亂臣賊子之間的聯系,但內心卻也愈發懷念當年執政浙東的張士誠。
為此,浙東等地的百姓們紛紛私設”張王廟”,用以供奉懷念張士誠。
”啥,曹先生想讓咱整頓商稅?”
乾清宮暖閣中,心情大好的朱元璋緩緩擱置手中的奏本,轉而有些錯愕的看向眼前氣喘吁吁的燕王朱棣。
好端端的,這都哪跟哪?
”回父皇,”盡管朱棣已是能夠明顯感覺到,自從他的”大哥”朱標病逝之后,朱元璋對他的態度便是和善了許多,但常年的積壓之下,朱棣仍是不敢有半點放松,轉而規規矩矩的回稟道:”曹先生說,一旦咱們大明將日本倭國征服,并從中獲取了源源不斷的白銀,中斷多年的海上貿易也將會因此復蘇。”
”為此,我大明便需要設立完整的商稅政策,以免重蹈蒙元時期色目人的覆轍。”
雖說剛剛曹爽和他的商談中并未提及掌握蒙元財政大權的色目人,但為了引起朱元璋的注意,朱棣還是硬著頭皮,強行將二者扯上了關系。
畢竟父子連心,他知曉眼前的父皇,對于當年橫征暴斂的色目人,究竟有多么耿耿于懷。
”色目人”
果不其然,當”色目人”的字眼于乾清宮暖閣中響起的時候,原本嘴角還噙著一抹笑容的朱元璋頓時變了顏色,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也是自佝僂的身軀中涌現,惹得在角落處伺候的宮娥婢女們紛紛下意識屏住了呼吸。
”曹先生,真這么說的?”
沉默少許,朱元璋抬頭看向眼前被自己寄予厚望的”老四”,沙啞的聲音中充斥著濃郁的殺意。
財稅制度乃是維系一個國家運轉的基礎,被歷朝歷代的君主們當做頭等大事。
前些時日,曹爽在和他的閑聊中,便曾提及”賦稅”和”徭役”之間的關系,并且直言不諱的提及這兩項制度便是決定國祚長短的重要因素。
為此,他這段時間以來,除了將精力用于籌備遠征倭國之外,便是在琢磨曹爽提出的”稅役合并,入畝均分”。
不過因為事關重大,他一直沒敢對任何人提及,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但他怎么也沒有料到,他還沒有將此事解決,曹爽又提出了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