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此話怎講?”
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心中震驚到無以復加的朱元璋終是反應了過來,哆哆嗦嗦的詢問道。
要是民風彪悍,遠離帝國中樞數千里之外的西南邊陲,當地的百姓們生活困苦倒也罷了,但這江浙地區自古以來便是以富庶見長,更是出了名的魚米之鄉。
此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之下,浙東的百姓們豈會沒有活路?
”因為天子為浙東地區定下的高額賦稅。”
迎著朱元璋恍然的眼神,曹爽微微提高了嗓音,簡潔明白了的道出了隱匿于水面之下的”暗流”。
”不可能”
聞聽此話,一向對曹爽推崇備至的朱元璋卻是罕見的露出了不滿之色,甚至有些粗暴的反駁道。
浙東乃是魚米之鄉,賦稅比北方的”山河四省”有所提高也在情理之中,但這些增長的賦稅絕不會成為壓倒浙東百姓的稻草,甚至達到令其沒有活路的程度。
曹爽此話,有些危言聳聽了。
”不可能嗎?”望著情緒有些激動的朱元璋,曹爽倒也沒有太多意外,畢竟在原本的歷史上,得益于還算清明的吏治,以及連年的風調雨順,浙東等地的百姓們一直維持著表面上的”和平安寧”,沒有”暴雷”。
但這”不堪一擊”的和平景象,卻不是他坐視大明商稅漏洞百出,而無動于衷的理由。
”咳咳,”正當曹爽準備為朱元璋”指點迷津”的時候,在其眼中理應不熟悉朝廷”內政”的燕王朱棣卻像是恍然大悟般開口:”父老爺子,這事您還真是錯怪曹先生了。”
”浙東等地的賦稅,確實有些不太一樣”
嗯?
此話一出,朱元璋身上原本有些犀利的氣勢頓時一滯,其炯炯有神的雙眸也是下意識的看向朱棣,并且閃過了一抹狐疑。
人心隔肚皮,若是曹爽的一面之詞,他或許還不會將其放在心上,甚至還會嗤之以鼻;但眼前的朱棣可是被他傾注了無數心血培養,并且委以重任的嫡子,說話的分量自然也不一樣。
”老爺子,您莫不是忘了?”知子莫若父,瞧著朱元璋臉上那欲言又止的神情,燕王朱棣便是主動開口解釋道:”洪武元年,陛下下旨分封諸王,咱家老五朱橚便被封為吳王,封地為浙江杭州府。”
”但因杭州乃是我大明的稅收重地,陛下擔心將其作為老五封地,會直接影響到朝廷的財政收入,故將其改封為周王,封地定為河南開封府。”
一句驚醒夢中人。
經過朱棣的”提醒”之后,人老多忘事的朱元璋猛然回想起被他遺忘在腦海深處的一樁”陳年舊事”。
因為愛屋及烏的緣故,他在洪武元年冊封諸王的時候,對自己和結發妻子馬皇后誕下的”嫡子”,可謂是呈現出了不加掩飾的偏袒。
其中嫡長子朱標被冊封為”太子”,直接明確其儲君的地位,次子朱樉則是被授予了王爵中最為尊貴的”親王”,封地也是赫赫有名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府。
三子朱棡被冊封為”晉王”,封地定在山西太原府,扼守北方之門戶,四子朱棣被封為”燕王”,封地為前元首都。
至于五子朱橚,作為年紀最小的嫡子,直接被自己授予了尚未建國稱帝時的”吳王”爵位,封地為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譽的杭州府。
彼時的時候,無論是他,亦或者滿朝文武,均是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畢竟父母疼愛妻兒乃是人之常情,杭州府雖是富庶,但相比較手握重兵的秦晉燕三王而言,卻也不算什么。
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及至吳王朱橚即將就藩杭州府,他準備命令有司官員,提前修建王府的時候,卻是被當時杭州知府的一封奏本給嚇到了。
原因無他,洪武十三年,杭州府向朝廷繳納的”賦稅”竟是比與其齊名的蘇州府高出了五成不止,遠遠超過同樣以富庶而聞名的常州府,揚州府,淮安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