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和低聲向朱棣解釋”前因后果”的時候,曹爽則是不動神色的打量著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內侍。
經過這段時日的相處,他內心幾乎有十足的把握,眼前這個操著一口地道南京官話的”馬和”,便是在后世大名鼎鼎,先后多次率領船隊下西洋的”三寶太監”鄭和。
只不過此時的馬和還未能因為在”靖難之役”中立有戰功,被朱棣賜姓罷了。
”低買高賣?”
隨著身旁內侍的耐心解釋,朱棣心中的疑問也得到了陸續解答,但其眼眸中仍是夾雜著一抹費解。
北平城中的那些商人們,利用北元余孽來襲,城中百姓人心惶惶的當口,肆意哄抬糧價倒也罷了;但眾人腳下的杭州府可是大明腹地,那些織造商們又是如何提高價格,并且低買高賣呢?
”沒錯,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城中的這些商人們怕是完美利用了朝廷收取賦稅的時間節點,在杭州府官員們心照不宣的默許下,達到了偷稅漏稅的最終目的。”
一語作罷,曹爽的臉上滿是驚嘆之色。
雖然他從來不曾小覷古人的智慧,但當他切身實際體會到這種環環相扣的縝密邏輯之后,仍是對此驚嘆不已。
”相比較容易腐敗發壞,必須要盡快出手的糧食,城中的蠶絲和桑布們能夠長久的儲存,且同樣不擔心銷量。”
”每逢朝廷收取賦稅之前,杭州城中達成壟斷的商人們便可自行將這蠶絲和桑布的價格降低,并以當時的價格制作賬本賬目,作為向朝廷繳納賦稅的根據。”
”但是當朝廷收取完賦稅之后,這些人織造商們又可輕易的將手中積壓的蠶絲桑布提高價格,并且銷往大明各地。”
”如此一來一回,不僅能夠在明面上,公然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還能進一步壓榨杭州城中的織工百姓,間接達到土地兼并的效果!”
嘩!
曹爽慷慨激昂的話語聲尚且在書房中悠悠回蕩,但朱棣和傅友德等人早已嘩然一片,眼眸中涌動著炙熱的光芒,身軀也在微微顫抖著。
”先生,這些商人,真的會有如此大的膽子嗎?”不知過了多久,如冰雪般冷凝的書房中終是響起了一道顫顫巍巍的聲音。
饒是朱棣早就知曉人性丑惡,但此刻也不免有些惶然不定。
朝廷每年兩次收取賦稅的時間節點,卻成為了杭州城中這些商人們大肆”斂財”的工具?假若此事為真的話,這杭州府城中的商人們膽子未免也太大了些。
”十之八九”
此話一出,書房中沒有人在說話,只是默默將目光投向窗外。
接下來,就看那些錦衣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