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別說人家了。”
”那老劉頭再怎么說,人家兒子也今非昔比,成為秀才公了”
”這好日子,還在后頭吶。”
眼見得周圍的同伴對此事議論紛紛,生怕事情鬧大的劉進便是趕忙輕咳一聲打起了圓場,這碼頭上人來人往,備不住便有那多嘴多舌的人。
”哎,二哥說的是。”
”還是說說咱們吧。”
”聽說城中蠶絲和桑布的價格,已經有下降的趨勢了。”
又是簡單的發了幾句牢騷之后,人群中的話題便回到了最初的蠶絲和桑布之上,劉進因常年風吹日曬,導致黝黑的臉頰上也重新涌現了一抹猶豫之色。
要不要將自己所知曉的”內情”告知給眼前的伙伴呢?
”都是些利欲熏心的主”
”要是當初陛下沒有將周王殿下改封至開封,而是讓其在這杭州府坐鎮,這城中的黑心商人們也不敢如此囂張!”
正當劉進猶豫不決的時候,人群中便是再度響起了義憤填膺的聲音。
大明建立之初,為了抹殺”誠王”張士誠在江浙地區的影響力,朝廷對江浙地區的利益階級進行過一次”重新洗牌”,使得這杭州府的百姓們,多多少少都能夠分到幾畝賴以糊口的土地。
只是時間不久,杭州府勤勞樸實的百姓們便意識到,即便這”江南水鄉”的自然條件比之北方要強上許多,但僅靠耕種那粟米小麥卻難以負擔朝廷高額的賦稅。
為此,經濟價值更高的桑樹便自然而然成為了杭州府百姓耕種的第一選擇。
靠著這些暢銷大明各地的蠶絲和桑布,彼時杭州府的百姓們結結實實過了幾年好日子,人口得以迅速增長,真真正正呈現出”人間天堂”的趨勢。
但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這杭州府蠶絲和桑布的價格便開始有所起伏,不再像之前那般維持著平穩的水平,導致不少靠著耕地為生的百姓們苦不堪言。
與此同時,官府也審時度勢,在收取賦稅的時候,刻意壓低蠶絲和桑布的價格,進一步加重百姓們的負擔。
”行了,哥幾個別愁眉苦臉了。”
”跟你們說個好消息。”
許是感受到周圍同伴低沉的情緒,一向為人坦率豪爽的劉進猛然提高了嗓音,似是做出了最終的決定,并在周圍諸多漢子驚喜的眼神中肯定道:”我得到確切的消息。”
”用不了十天半月,城中織坊便會陸續發放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