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殿下,”見朱棣露面,驛館院墻外的士卒頓時如釋重負,為首的武將趕忙低聲匯報道:”農戶百姓們說是承擔不起接連上漲的糧價,并將城中商戶蕭瑟閉市的局面歸咎于朝廷,請朝廷暫緩核查杭州府的商稅”
”至于這些聞訊趕來的衛所兵,”提及此事,說話的將校猛然提高了些許嗓音,眼神也變得有些冰冷:”他們說朝廷分配不公,想要提高自身的軍餉”
”放肆!”
未等朱棣做聲,穎國公傅友德便是大吼一聲,并在街道上諸多百姓的驚呼聲中,猛然搶過了身后親兵腰間的長刀:”哪個要對軍餉不滿,親自來跟咱說。”
盡管此時的傅友德不過是一身尋常百姓裝扮,但其常年于行伍中養成的殺意仍是讓街道上的百姓們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將心中醞釀計劃多時的說辭忘于腦后。
”城中亂象乃亂臣賊子從中推波助瀾,爾等織戶百姓勿要受奸人蠱惑。”
”速速散去,本王既往不咎。”
正當驛館外的局勢有些劍拔弩張的時候,胸口起伏不止,似是出于發作邊緣的朱棣猛然深吸了一口氣,隨即在曹爽意外的眼神中,朝著在場的百姓們呼喊道。
他雖然性格有些沖動,但卻不是傻子,自是知曉眼前的這些”百姓們”雖然有不少暗懷鬼胎者,但更多的則是走投無路,遭受城中亂象波及的”無辜之輩”。
”速速散去,殿下既往不咎!”
只片刻的功夫,驛館外的將士們便是齊聲大吼,震耳欲聾的呼喊聲在人滿為患的街道上悠悠回蕩。
此話一出,原本戰戰兢兢的百姓們肉眼可見的不安起來,不少懷揣著蠶絲和桑布的婦孺們開始面面相覷。
她們剛剛聽說有人在街道上鬧喚著,說是去官府那邊討個公道,心里琢磨著”法不責眾”,便頭腦一熱的跟了過來,但走著走著,她們便是來到了這驛館。
現如今,眼前的這些官兵們更是說她們受了”奸人”蠱惑?而且遠處立于驛館門前的壯漢,便是他們大明的燕王殿下?
這到底是咋回事?
正竊竊私語的時候,混亂的人群中便有鋌而走險的”奸人”咆哮道:”別聽他的,朝廷在搪塞我等!”
”民意難違,今日休想如此簡單的打發我等。”
唰!
隨著箭矢犀利的破空聲響起,那混跡于人群之中,不斷煽風點火的”奸人”便是應聲倒地,眉眼間滿是不敢置信之色。
官兵居然真的敢動手?難道就不怕激起民憤,徹底將事情鬧大嗎?
似是猜到了這人心中所想,原本藏匿于人群中的衛所官兵們頓時躁動起來,甚至還有人不甘示弱的抽出了腰間長刀,面露兇狠之色。
既往不咎?哪里有這般簡單。
看來不遠處的那位燕王殿下,還是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畢竟,大勢所趨之下,這”民意”便是世間壓倒一切的律法和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