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朱元璋和眼前曹爽的身份仿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時朱元璋所扮演的,并非是以博學而聞名朝野的翰林學士劉三吾,而是一名懵懂無知的少年;反觀眼前侃侃而談的曹爽,則是通讀古今的治世之能臣。
”很簡單啊,當今天子為了加強寶鈔的流通,特意下令民間百姓禁止以白銀和黃金交易,只能使用寶鈔。”
”但是寶鈔的價值,又因為剛剛的兩種原因,出現了貶值的情況,使寶鈔呈現了惡性循環的趨勢。”
”此等情況下,朝廷只需允準寶鈔兌換等額的金銀,便會瞬間止住其貶值的情況。”
”說白了,就是朝廷的這個寶鈔,完全是靠著朝廷的信用在支撐,無法讓百姓們得到不受時間,市場,地域等諸多因素影響的金銀。”
在朱元璋目瞪口呆的表情中,曹爽言簡意賅的介紹了大明寶鈔貶值的真正原因,并順勢熄滅了朱元璋心底的全部怒火:”正因如此,朝廷近些年才以胡椒等香料,作為官員的俸祿。”
”胡椒這東西雖然不如金銀等物能夠永遠流傳于世,但保存期相對較長,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這才能夠在市場上流通。”
聽得此話,朱元璋猶如醍醐灌頂,終是理解了曹爽口中,朝中官員心知肚明,卻又不敢告訴他的原因所在。
就憑現在大明寶鈔在民間的持有量,若是允準其兌換黃金白銀,只怕國庫中他好不容易攢下的那些白銀會被瞬間哄搶一空。
屆時,大明的財政便將徹底枯竭,且沒有半點拯救措施。
”如若依著先生所說,我大明寶鈔貶值的情況怕是不可避免,且朝廷毫無辦法了”
一聲長嘆過后,朱元璋便是有些哭笑不得的感慨道。
他沒有料到,寶鈔的事情鬧到最后,居然是此等原因。
大明的白銀實在是太少了。
”為何不能避免?”聞言,曹爽便是有些不解的瞥了一眼身前滿臉落寞的”劉三吾”,振振有詞的激昂道:”朝廷準備好能夠與這些寶鈔匹配的白銀,不就好了?”
聞聽耳畔旁理所當然的聲音,朱元璋心中終是涌現出些許異樣的”驕傲”,他終于能夠在曹爽面前”炫耀”一番了。
對于這件事,他可比曹爽有發言權的多。
”小友說的輕巧,我大明的白銀”
默默于腦海中回想起前些時日戶部尚書趙勉剛剛向他匯報的國庫情況,朱元璋便打算向眼前的曹爽解釋一番,卻不曾想還未將話說完,便被打斷。
”大明的白銀不夠唄”曹爽滿臉淡然,語氣輕松。
見狀,朱元璋便是表情詫異的點了點頭,眼前這年輕人,連此等”秘辛”都知曉?
如今在民間流通的白銀和黃金,除卻來自每年各地銀礦新開采的之外,絕大部分都是歷朝歷代遺留下來的”老古董”。
而這些”老古董”又有相當一部分被地方上的豪強士紳們牢牢掌握在手中,朝廷僅能通過緩慢開采銀礦的方式,獲取白銀。
只是在歷朝歷代的開采下,各地早已被探明的銀礦早已趨近枯竭,朝廷每年能夠獲取的產量極其有限。
”老爺子,要我說您就是書讀的太多了,有點太保守了。”在朱元璋怪異的眼神中,曹爽似是有些感慨的搖了搖頭,隨后說出了一句令其呼吸驟然急促的話語。
”既然我大明沒有白銀,那就去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