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不是看在劉三吾對大明忠心耿耿的份上,他早就將劉三吾貶為庶人了。
畢竟錦衣衛和大理寺那邊早已查明,戶部尚書趙勉貪污受賄的罪行,并且找到了確鑿的證據,而這趙勉,正是劉三吾的女婿。
”陛下,”劉三吾還要再勸,卻不曾想被朱元璋粗暴的聲音所打斷:”哪位卿家幼年是以出海捕魚為生,不妨告訴劉卿家,出海捕魚的季節及禁忌?!?/p>
此話一出,整個乾清宮大殿頓時鴉雀無聲,就連面露不忿的翰林學士劉三吾也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嚨,緊咬牙關,一張老臉上布滿了愕然和不解。
他們不是在討論遠征日本倭國嗎,怎么又扯到出海捕魚的事上了,這都哪挨哪?
”回稟陛下,”就在朱元璋即將失去耐心,準備親自解開”謎團”的時候,乾清宮中的沉默終是被一道小心翼翼的呼喝聲所打破。
放眼望去,只見得一名穿著青袍的御史言官正滿臉局促的自隊伍中出列,眉眼間隱隱有自卑的神情涌現:”臣幼時家貧,全靠父祖出海捕魚為生,維持生計”
盡管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諸多世家大族也化作塵埃,但”門第之見”卻一直藏在人的心目中,未曾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散。
”好,你快來告訴這滿朝文武,漁民出海捕魚時期,通常會選在何時?哪個季節,風浪又最大?”見狀,朱元璋趕忙朝著那不知所措的御史言官呼喝道,并揮手示意其近前搭話,態度十分和煦。
嘶。
一時間,各式各樣的私語聲隨之響起,不少文官的眼眸中都是露出了追悔莫及之色,他們平白錯過了一次在朱元璋面前”露臉”的機會吶。
”不敢欺瞞陛下,”見朱元璋似是真的對出海捕魚之事感興趣,那名御史言官不由得微微瞇起眼睛,回憶起被他潛藏于腦海深處多年,卻依舊記憶猶新的兒時記憶:”漁民出海捕魚,通常沒有太多的規矩講究”
”但每年的酷夏到深秋之間,海上的風浪卻是會比往常要大上許多,臣的父祖通常會在這段時間在家休息”
洪武朝的文武百官們大多來自于南方,縱使不曾有過出海捕魚為生的經歷,但多多少少也曾聽過,每年酷夏到深秋之間,海上風浪最大的傳聞。
故此,倒也無人質疑這御史言官的言論,只是不自覺的看向上首的朱元璋,琢磨著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此事與遠征倭國也扯不上關系吶。
”愛卿所言甚是!”
聞聽耳畔旁響起的聲音,朱元璋臉上的興奮之色更甚,并以揶揄的口吻朝著眉頭緊鎖的翰林學士劉三吾詢問道:”劉卿家,你曾在前元出仕,應當知曉元日戰爭的時間線吧”
”回陛下,”聞言,劉三吾便是不假思索的回稟道:”元日戰爭前后共分為兩次,中間時隔七年?!?/p>
”第一次,蒙元和高麗的聯軍于十月乘船登陸日本倭國,后在撤退途中遭遇風浪”
”第二次,蒙元和高麗的聯軍于六月下旬啟航,并在即將抵達日本國土之際,遭遇海上風浪,近乎于全軍覆沒”
頃刻間,本是有些嘈雜的乾清宮暖閣中驟然安靜下來,只留下劉三吾鏗鏘有力的話語聲在大殿內幽幽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