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希望飛行員們能多纏斗住日軍機群久一點,所有艦隊人員注意:啟動三重防空體系。
”
文樹祥所說的三重防空體系就是防空導彈在五十公里范圍進行第一道防空火力攔截,在這個距離上能干掉幾架飛機就干掉幾架飛機。第二層防空火力就是接踵而至的戰斗機攔截,由于防空導彈的飛行速度快,戰斗機編隊會降低高度以免造成誤傷,第二層防御作戰距離一般會在二十至三十公里之間。至于第三重保護就是在第一輪
彈發射后進行的快速裝填后的第二輪導彈發射攔截,中所裝備的雷達自動防空火炮,這第三重防御體系作戰距離就是十公里至艦隊的頂頭上空區域
當第一重防空體系的遠程防空導彈以一點六馬赫的時速刺破長空突入到日軍攻擊機群中時,日軍密集的機群編隊成為了莽山烙鐵頭防空導彈一百多公斤戰斗部釋放化學動能和預置破片物力勢能的最好宣泄品。
這日本海陸空三軍和中隊打了這么久的“交道”,即便再怎么保密也可以從自己被多次攻擊后得到一定的經驗。中隊擁有著雷達早就是日本軍部的秘密,面對雷達這樣的探空武器裝備,雖然能采用蘇聯人在蘇聯本土戰場上投擲大量的鋁箔條干擾雷達探測,但是日本飛機那小巧的飛機注定了無法攜帶過多的外掛裝備。日軍機群緊密的靠近在一起可以躲避雷達的精確判斷,可是這種緊密靠近便成為了莽山烙頭防空導彈那變態般的射殺威力的犧牲品。
第一批防空導彈一頭鉆進日軍機群baozha后,桿狀預置破片和鋼珠球狀預置破片在密集的攻擊機群中發揮出了最大的摧毀效果。四下飛舞的預置破片瞬間遍布滿整個機群空域,飛行距離僅有三十米的機群在這些殺傷半徑高達兩百米距離的預置破片殺傷范圍內瞬間變成千瘡百孔的墜落品。
如果說現在中國裝備的防空導彈能有如此變態的殺傷半徑,這個設計理念是基于殺死飛機駕駛員、加強對攻擊機群密集飛行下的產物。
面對中國防空彈這樣變態的殺傷半徑,日軍機群中很多飛機直接遭受到毀滅性的創傷,日軍飛機一味的追求輕、巧、快的惡果在防空導彈的攻擊下毫無保留的暴露出來。
拼著損失第一波的攻擊機,剩下的的攻擊戰機擺脫了中國戰機的糾纏,重新組隊向著預定攻擊方向勻速飛行過去。
只是中國的斗機不會給他們象觀光旅游那樣輕松飛過去,兩分鐘后,第一波二十多架戰斗機在相互配合下與日軍的護航戰斗機在空中進行纏斗,雖然日軍護航的小零鳥戰斗機飛行員竭盡全力的攔截,但是無奈小零鳥的飛行速度遠遜中國戰斗機,中國戰機可以輕易的用高速度擺脫日軍的追擊,轉向日軍的魚雷機和俯沖轟炸機。
在糾纏幾分鐘后,日軍群轟炸機和魚雷機在損失四架之后終于擺脫了中國戰斗機的糾纏,留下三十多家戰斗機繼續與中國飛機在天空中相互絞殺,而攻擊機群則繼續向中國方向飛行。只是日軍的飛行員誰都知道,留下的戰斗機很難全身而退,缺乏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日軍的小零鳥戰斗機很難在這種天空絞殺戰下與中國戰斗機匹敵,他們的任務更多的是犧牲自己為攻擊機群爭取更多的寶貴時間
在脫纏斗后攻擊機機群很快的進入到中國第三重防空作戰區域中去,而日軍的攻擊機群也發現了迎面而來的中國海軍艦隊。
“艦長,公島海軍基地發來協同作戰命令,讓我們繼續與日軍糾纏,同時攻擊機機群做好對日軍艦隊的攻擊準備,司令部打算沒讓這些小鬼子的軍艦活著回去!”通訊官拿著剛剛解譯出來的命令興奮的向文樹祥匯報著。
“非常好,命令艦隊上空的航戰斗機注意著點,等會打起來自動火力還沒有敵我識別的功能!”文樹祥放下望遠鏡,冷冷看著撲向自己的日軍攻擊機群。
“敵機數量超過一百架,我們無法統計出準確的數字!”望員在通訊器中大聲的呼喊著艦隊面臨的巨大困境。一百多架戰機,這樣的數量讓整個艦隊的防空壓力變得非常的大。
文樹祥沒有慌張,而是冷靜的拿起通信麥,示意通訊官接通整個艦隊的通訊頻率。
“各位戰士們,目前我們正要迎接艦隊誕生以來最大的生死考驗,日軍超過一百架戰機正向我們艦隊飛來,這是我們海軍成立以來第一次水面上的戰斗,第一次真刀真槍的和敵人進行著血與火的戰斗,我希望我們所有艦隊官兵將自己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堅持住十五分鐘的時間,十五分鐘后,從萊陽機場趕來的戰機將飛抵艦隊的上空護航,士兵們,為了我們中國寶貴的海軍艦只,為了中國的振興,為了我們的家人,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活下去,拿出你們所有的技能和熱血,干他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