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桌子椅子凳子都搬回來,舊的就可以替換掉了。
堂屋那桌面破了窟窿的舊桌,還有灶房里斷了桌子腿兒的飯桌,都干脆劈了當柴燒,新桌子擺上,頓時煥然一新!
葉欣擺著鍋碗,是自己前年買的陶瓷餐具,配著新桌子很好看,心滿意足道:“這才像樣嘛!”
堂屋的桌子擺好了,配上兩邊的太師椅,更是大不一樣。她覺得自己以后應該也會有興趣坐在這里喝喝茶了。
至于那些凳子,暫時用不到那么多,先堆在角落了。
這是他們個人的一些小小的喜悅和成就。
生產隊還是籠罩在愁云慘霧之下,因為到了五月還是沒有下雨,這時候已經注定莊稼歉收了。大家沒有辦法,盡了力,還是沒能挽救頹勢,河里都要干了,只能眼睜睜看著莊稼出得稀稀拉拉,擔憂年底分糧的光景。
大隊長已經走訪了各小隊,也去公社請求幫助了,但公社也沒有辦法,今年春夏連旱,是個災年,影響范圍挺廣。
豐水大隊,洪澤公社,這些名字一聽就知道這里雨水多,但今年就是碰上干旱了。
農業專家分析了干旱原因,什么洋流,什么現象……大隊長也聽不懂,他本質也是個農民,只知道是沒法改變的。他更關心實際問題:這季糧食受災了,那下一季還會不會受影響?如果全年都受影響,那明年交公糧怎么辦?能不能交少一些?
關于這些問題,公社現在沒法給出答案,要看上面的決定。有規定是說,糧食減產到多少成,可以少交公糧,但這不是還沒收嗎,有待統計。周主任也是憂心忡忡,少交公糧不是不交,今年大家估計都不好過。
五月原本該是地里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雖然累,但伴著收獲的喜悅,大家往往干勁十足。
但今年只有疲累和心酸了。
小學放了農忙假,孩子們拎著籃子拾麥穗,不愿意浪費一點點,今年糧食格外珍貴,真要做到顆粒歸倉。
在這樣低迷的氣氛中,中暑的人更多,醫療站又忙起來。
大隊長采納了沈卓的部分意見,準備了大的鐵通裝茶水放在醫療站外面,用一張凳子墊著,給鄉親們免費提供菊花茶。沒有砌鍋灶,熱水就從大隊長家出,大隊長的妻子黃月梅還是個能干利索的婦女,在家帶孫子孫女,燒些水不費什么事,算是為鄉親們做貢獻了。
至于菊花茶,大隊長自己嘗過,也問了鄉親們的意見,確實不錯,清熱解火,在這暑熱天氣很適合。現在加了大桶,也不好一直用沈卓的,于是想用集體及資金托沈卓買一些。
沈卓說是葉欣買的,還要跟她商量才行。
李興索性直接找葉欣說了。
葉欣聽了,說:“其實是前年去省城的時候買的,因為我慣喝花茶,當時覺得不錯,就買了兩大罐。現在還有很多呢,我拿出一罐給醫療站泡吧,起碼可以喝半年了,就當是我也為鄉親們做一點貢獻。”
李興國聞言,自然很高興:“葉知青,你有這個心,真是太好了!”
葉欣笑道:“綿薄之力,能幫到大家就好。”
李興國接過一大罐菊花茶,看看眼前這個笑盈盈的姑娘,覺得她聰明利落,卻太與世無爭了些,忍不住問:“你心地好,識大局,愿意貢獻,可以說是咱們豐水大隊最優秀的知青,之前的招工招生招老師怎么都沒有報名?你抓過土匪、逮過人販子,受過兩回公社表彰,還救過小孩,大家都認可你,你要是報名參加,選工農兵大學生也不是沒有把握的。怎么你都沒有一點爭取的心呢?”
葉欣愣了下,沒想到自己在大隊長印象中那么優秀了,只能解釋道:“主要是我想跟沈卓一起。就拿上次招生來說,就算鄉親們認可我們倆,但公社不可能把兩個名額都給咱們豐水大隊吧?所以,我們想等更合適的機會。”
李興國一聽,覺得她愿意為了沈卓放棄進城機會,更加高看她一眼,“沈卓能得你這個對象相依相伴,不離不棄,他真是有福了。”
葉欣略有心虛:其實她也沒有那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