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見她沒什么工具,就用這袋子把小雞裝給她了。
葉欣接過一袋子毛絨絨小黃雞,小心翼翼地捧著回家了。
吳奶奶看著她走遠的背影,再次搖搖頭。這剛出生的小雞可是很脆弱的,就是有養雞經驗的人也容易養死了,這小知青一看就沒養過,成活率堪憂。不過她只負責孵出來賣,死了可不會賠,管不著那么多了。
葉欣捧著小雞一路上坡,心情輕快,腳步卻放慢了,就怕顛著手里的小毛絨絨了。
沈卓沒跟她一起去,在院子里臨時搭雞舍呢。
之前雖有養雞的打算,但是太忙了抽不出空來,現在小雞有了才忙起來。能搭雞舍的也就院子和屋后這點地方,想著小雞脆弱需要時時看著,還是放在院子里近點,又怕味道大,便把雞舍劃在院門左邊的那個角落,這樣就在灶房的對角線上,離房間也遠點。
現在沒什么材料,沈卓只能從柴房里抽了些木頭,拿了柴刀把木頭一頭削尖了插到地上,靠墻圍了兩排,留個小門。就五只小雞,也不用圍多大。
還沒弄好,葉欣就帶著小雞回來了。
一回來就捧著小雞湊到他跟前,興奮地跟他說:“你快看,這些小雞好可愛!”
沈卓看了眼五個毛絨絨的小腦袋,的確可愛。不過他在鄉下見多了,也就那樣,覺得她可能是以前沒見過小雞,才那么新奇。
葉欣暫時把小雞放地上,也跟著忙起來,去找稻草和破衣服。等找來了,沈卓也把一個小雞舍圍好了,她把稻草放在里面鋪好,再放進破衣服,才把小雞們放進去。
沈卓又拿些細樹枝,做個小門。
葉欣則轉頭去拿了個有豁口的碗,趁沈卓沒在意,進空間舀了碗泉水出來,放到雞窩里面,讓它們喝。
見它們試探著伸出小腦袋啄水了,她問沈卓:“先給它們吃什么啊,能不能吃玉米了?”
沈卓也沒什么經驗,猶豫地說:“先喂點菜葉?太小了,恐怕吃不下玉米的。”
葉欣于是去菜地薅了幾棵青菜過來,揪成小片投喂,見它們吃了,很高興。
沈卓做好了小門裝上,又去堂屋找了塊舊木板給雞舍蓋上,免得下雨淋著。
忙完這些天也快黑了,見她還蹲在那兒一臉喜歡地看著小雞吃菜喝水,不得不開口提醒:“放這兒讓它們慢慢吃吧,咱們該去做飯了。”
葉欣把菜葉都放進去,又小心摸了摸它們毛絨絨的腦袋,才去洗手忙活自己的晚飯。天黑得早,都要點燈了。
隔天,水稻收割工作開始,預示著正式進入秋季農忙期。
生產隊大隊長李興國和小隊長李建邦都動員大家這段時間多多上工,不要懈怠,把糧食搶收回來,還要緊著翻地種冬小麥,時間非常緊。搶收搶種,是每年春秋兩季的主題,也叫“雙搶”。
深秋清澈的藍空之下,金色的稻田里一片繁忙。
隊員們被大致分成三隊,割稻的、挑擔的、脫粒的。葉欣和大多數女婦女一起被分到了割稻的隊伍,就是拿著鐮刀割稻禾,這個她之前已經在空間適應過了,干著還好。
在這過程中,她觀察了一番,發現這些稻谷明顯比不上空間里的,不管是稻桿的粗細、多寡,還是稻穗的重量、飽滿度,都差遠了,這也印證了她心中的想法,這里畝產可能很低。
不過畢竟也是她參與了插秧種下的,到這個世界
去縣城
收完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