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欣說:“獎勵一面錦旗,也不能當飯吃啊!”
劉紅霞也不是很懂,只聽說受表彰去了,自己又沒受過表彰,自然不知道還有沒有錢的。就手腳利落地先撿了雞蛋出來,然后回去拿錢給她。
葉欣收了錢就離開灶房,一句話也不想跟她多說。
她要趕緊去找王小薇打探消息!
沒想到王小薇正和王有為在屋前說這話呢,她就不客氣地湊上去了,嘴甜地喊:“有為大哥,小薇姐。”
王小薇見了她,就跟王有為笑道:“瞧,打探消息的來了!你快告訴她吧,不然她還要偷偷地問我。”
葉欣也不反駁,笑得一臉乖巧期待。
王有為面有喜色,笑著揮手道:“葉欣幫了不少忙,是該跟她說的!”
本來他們就是在說這事。這兩個資歷最老的知青,性格又相近的,幾年里已經結下了深厚的知青情誼,跟家人差不多了。有大事得有個人商量的,或者要幫忙的,都是找對方。
這會兒,從王有為的臉色就知道了,議親順利,好事將近!
自上次對方家里人來看過了,相互交換了情況,都覺得還行。于是回去后父母就跟那姑娘說了,姑娘覺得也行,就約在今天見一面,男女正主兒真正地看看對方,說說話,看合不合眼。
看了之后,兩人也都滿意,覺得條件相配,可以繼續。
于是下午見完面,王有為就跟著女方回家了,去跟對方家長商量接下去的事情。這會兒鄉下辦事情,就是那么干脆。
加上現在都四月了,不久就要進入農忙“雙搶”,這會兒不趕緊說清楚,又要耽誤幾個月的。兩人本來就是年紀大了,急著結婚,自然不想再耽誤。
王有為是下鄉的知青,一直住在宿舍,現在要結婚了,首先當然是起房子。
房子不用很大,有兩間屋子夠他們小夫妻住就行。只是這邊涼水塘人多,屋子密集,地不夠了,就準備到黑水塘那邊起屋子,反正也還是在豐水大隊,在涼水塘黑水塘的,差不離,兩邊走路也就是二十來分鐘的。這也合女方意見,離娘家近,自然十分樂意。
王有為在鄉下七八年了,平時艱苦樸素,自己攢下了二百塊錢;上次回家過年,家里見他終于要議親了,也給了二百塊,加起來四百塊,起兩間小屋子是夠了的。不過應該也剩不下什么。
那邊也清楚他的家底,等到屋子建起來了,辦酒就是女方辦,屋里家具、用具也是女方陪嫁,算是雙方一起把小家筑好。
王有為今天下去跟去姑娘家里,就是先把這些商量好了。
這些事情本來是要雙方父母商量的,無奈王有為是下鄉知青,父母不在,他只能自己去商量。好在他也年紀不小了,也歷練得沉穩,說起來倒是順利。
給葉欣和王小薇說了,他繼續道:“屋子具體建在哪里,就讓他們本村人選了。之后起屋子的事宜,也是他們幫忙找工人、買材料、監督,我出錢就行。材料到位的話,起兩間小屋子不用多久的,倒也簡單。等到農忙過后,大概七月吧,閑下來了,就能辦酒了。”
葉欣聽完了,驚訝道:“那真是快了!”
王小薇卻是有些為他擔憂:“起屋子的事情都交給那邊了,這妥當嗎?”
王有為道:“沒什么不妥當的。他們本地人,周圍都是鄉里鄉親的,既然議親了就是誠心的,不然不是打自己的臉了?最多是屋子選址、樣式根據對方來,我反正也不講究,能住人就行。”
王小薇嘆道:“你也太隨性了。全由他們,聽著簡直跟入贅一般。”
王有為笑道:“入贅不入贅,我也不在乎。反正自己孤身一人在這,總是壓不過本地人的。能成個親,安生過日子,我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