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又在她水潤的紅唇上親了一下,才轉身去做飯了。
藥材曬好,就可以拿去賣錢了。
為了避免可能的誤會,由葉欣帶去賣,而且選在不是沈卓輪值的日子。
聽說這天是孟春蘭輪值,葉欣就在半下午的時候,拎著兩筐藥材去醫療站。
孟春蘭見了她就露出笑容:“你來了,好久都沒見你了呢。哎?你也采藥了?還是沈卓采的?”說著連忙搭把手,幫她把兩筐藥搬進來,但是發現似乎不用自己幫忙,她也拿得很輕松。
放下了,葉欣才回答道:“我跟他一起上山采的。之前他沒當醫生的時候,我倆就經常一起采藥,補貼家用。”
孟春蘭想起來了,“哦,是了,就是因為有這個辨藥的基礎,沈卓才被推薦去培訓的。當時在培訓班鬧出過誤會呢,李光耀解釋的,我們才知道了。”
正好現在沒有人來看病買藥,孟春蘭就拿了稱過來,給稱量算價錢。
葉欣看著,覺得有些繁瑣了,這兩大筐不知道稱到什么時候,主要是怕耽誤她時間,“既然開始收藥材了,怎么不多安排一個人來?等會兒有人來,你就忙不過來了。”
孟春蘭一邊利索地忙著,一邊跟她說:“大隊長說是要多安排一個的,專門收購并處藥材,不過這會兒還沒多少人來。放出消息沒有多久呢,采了藥還要晾曬的,一般人也會攢多一點才帶來,你們是最快的了。一時就沒有調整,可能過幾天吧。目前這樣確實不方便,好在剛過了感冒多發期的春天,又沒到特別容易中暑的盛夏,現在醫療站還算清閑的。”
葉欣點點頭,又突然想到:“上月趕集,我發現鎮上中藥材鋪出事關門了,那些原本采藥賣的鄉親,應該會攢有一些啊,怎么沒有背來這里賣呢?”
孟春蘭也知道鎮上的事情,畢竟自己也趕集的,村里人也會談論新鮮事,“有一些大隊反應快,上個月就放出了收藥材的消息,攢有的鄉親們都怕賣不出去,一聽到就不嫌路遠先背去賣了。咱們大隊慢些,就收不到了。”
葉欣就問:“這樣的話,咱們大隊收得少了,會不會不夠用?”
孟春蘭笑道:“倒也不必擔憂,咱們這里什么最多,不就是山嗎?山上草木那么多,草藥更不會缺,現在大家的采藥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會繼續采的。之前的收不到,收后面的就是了,鄉親們又不是不知道累,往后自然就近賣的。”
葉欣一聽就放心了,“那倒是,是我多慮了。”
孟春蘭笑笑,又繼續道:“不過,像你們這樣又多又雜的,確實不好稱,要是單一的就方便多了。我們貼出的通知里,也鼓勵大家專門采一樣的,好認,好稱,兩邊方便。”
葉欣點點頭,“能是能那樣,你們確實方便很多。”
只是單一的難找罷了。她和沈卓就是不挑,所以采藥的效率才高,要是只挑一樣采,恐怕一整天都采不夠一筐的。
不過采回來晾曬的時候,他們還是有分類一下的。曬好收起來,差不多也是一樣一層,果實、根莖類的放下面,枝葉的放上面,這樣賣的時候多少能方便一些。
中途有人來買藥,孟春蘭不得不放下稱了一半的藥材,先去處了,才回來繼續稱。
好在葉欣不是踩點來的,時間也夠,她就坐在一邊凳子上慢慢等。
終于一樣樣稱完了,孟春蘭一陣計算,越算越驚訝,最后忍不住驚嘆:“有二十四塊五毛呢!你們真是厲害,這都多出來一個月工資了!”
葉欣心道沈卓估算得還挺準嘛,笑道:“其實也就是很久沒有采了,才有那么多收獲,接下去就沒那么容易的,我們也不采了。所以是一次性買賣。”
孟春蘭想到現在的采藥風潮,連她父親都去采藥了,明白確實是競爭大了,點點頭:“那倒也是。不過也很不錯了。”
她做好記錄,從抽屜里拿錢,仔細數了給葉欣。
葉欣接過來數過,發現沒問題,就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