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縣,三年里繳稅數字年年上漲。
以前匪犯作亂,民眾赤貧,如今一片太平,人興畜旺。
奏報里雖也提了張縣令,但也提到了一個他不想看見的名字,南平王。皇帝以為讓他到了安南,從此便要窮困潦倒,像曾經的某王爺落魄的死在那里。
沒想到,他竟搞出這么些動靜來。
但無論怎么挑,皇帝又挑不出懲治的借口,畢竟老二做的都是有利于民的事,若無故對他下手,必將失去民心。
但皇帝總覺得頭上懸了柄劍。
一天不落就讓人不安,畢竟他是從老太子手上奪走了皇位,便總也擔心,有天會被另一個人搶走自己的皇位,自是對此寢食難安。
一時心中氣悶。
惱怒的扔出了折子。
心只想著,老二最好別叫他抓住了把柄。
否則呵呵。
皇帝整日想找機會對南平王下手。
不久后,機會終于來了。
這機會卻是花羽國的人送上來的。
花羽皇帝以著白蒼逼死了十七皇子,要為皇子報仇為由,起兵進犯白蒼,指揮作戰的首將正是太子葉景天,他隱忍三年,驟然而發。
自是勢如破竹。
而白蒼幾十年來重文輕武,早埋下隱患。
加之三年里,皇權更迭頻繁,安平王上位后,一心只在鏟除政敵,對幾個在京王爺的殘余黨羽一個個清除,一心鞏固皇權。
對于周邊國家的變化,更是未曾察覺。
如今花羽鐵蹄踏境,竟是毫無防患,半年里葉景天就攻下七八個城。
眼看來勢洶洶,白蒼新帝自是慌了神,派出最為信任的余將軍,但也抵抗不了多久就全軍覆沒,眼看就要直攻京城。
白蒼新帝一邊準備遷都,一邊向葉景天求和。
想以此來獲得幾天喘息的機會。
沒想到葉景天卻是同意了。
卻是要他將小皇孫送到花羽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