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深秋,寒意漸濃,今日陽光正盛,透過稀疏的云層,照在廣袤林中,圍場中的場地早就已經布置好了,就等著這一日皇帝攜群臣共往。
至于閉門不出許久的皇太后,在皇帝的再三請求下,還是出了慈寧宮。
若想要治理像大啟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光靠嚴刑峻法儼然不夠,還要輔之于倫理道德。帝王和大臣們用倫理道德,束縛每一個人,使卑下者打心眼里服從尊上者。
本朝倫理規矩中,首重孝道師道,身為帝王的貞元帝自也當做表率。
如果和皇太后關系搞不好的話,他這個皇帝也很難辦。
尤其是她還是他的繼母,他若做不好了,那就太落人口舌了。
好在,殺了禮王的是太子,不是他,不然的話,這回秋獵說不準還真請不出皇太后來。
等到了圍場后,還有祭祀儀式要行。
齊扶錦今日戴上了九章袞冕,穿著織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等九章紋飾的衣袍,他手執香火,伴在帝王左右,虔誠地行著儀式。
神清骨秀,玉潤冰清。
明黃的衣袍在青天白日下散著不可言說的貴氣,寒秋時節,冷風泛起,吹得他寬大的衣袍獵獵作響,太子立于風中,站于帝王身側,卻已生出君臨天下的帝王之氣。
貴妃站在一旁,看著眼前的太子,心中卻怨懟更深。
不想當初出了那樣的事后,他竟還能全然身退,本以為皇帝已然厭棄了他,可這回回來,竟還讓他重新伴在身側。
當初她分明記得,皇帝一開始看到拿碗不相容的血水,是氣到極致的。
后來,怎么就又不氣了呢?
而如今后位空懸,貞元帝也沒有再去立后的意思,貴妃如何不心慌著急。
齊扶錦注意到了貴妃盯視他的視線,上完香后他笑著朝她看了一眼。
然而他笑得越是體面,貴妃就越是恨。
等到弄完這處祭祀的事后,差不多就到了午時,貞元帝攜群臣往宴席擺放處去。
今日齊扶錦從卯時起身,一直忙到了現在,坐在席面上時頭腦也已經有些發沉,不想再動,他坐在自己的席位上,面上重新掛起了那個和善的笑,憑借本能應對著眾人。
直到這時,群臣攜帶著家眷斷斷續續入席。
齊扶錦一眼就看到李挽朝了。
他的腦子,好像漸漸活了過來,不再行尸走肉。
看吧,他真的習慣她了。
她一出現,他就習慣看她,只知道看她。
按照官階來說,他們楊家人離他實在不算是近,可他還是清清楚楚看清了相隔甚遠的李挽朝。他看得出來,她這些日子在楊家過得很好,那些時日奔波瘦下的臉頰,現下已經生出了肉,整個人更顯白嫩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