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綏華光是想想都覺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還是叫上個人一起比較好吧。
齊扶錦正也有此意,想到了上次沈舟裴送給齊溪夢的胭脂,心中又有了其他的想法,他讓人去喊了齊溪夢過來。
前段時間因著許聞被杖斃一事,京城中的氛圍一下子好像被凝結到了冰點,不過快過年了,那壓抑的氣息終于被年味驅散了些許。這是李挽朝在京城過得第一個年,越是到除夕夜,街上就越是熱鬧。每家每戶張燈結彩,紅彤彤的燈籠掛滿了一整條街,大家的臉上都帶著難得的喜氣。
快到傍晚,天邊的亮光逐漸褪去,火紅的晚霞降臨人間,和泛著紅的燈籠相互映襯。
李挽朝第一次來京城的時候是中秋,那個時候剛好碰上燈會,街上最是熱鬧,現下臨近過節,喜慶程度不亞于中秋。到了年關,晚上的宵禁時間也延晚了一個時辰,李挽朝和知霞打算一會關了店門去街上逛會再歸家。
再過兩天到了正旦,店里頭也該休息了,李挽朝用紅紙裝了些銀錢分給了店里頭的幾個姑娘。
店里頭的掌柜是個中年婦女,性格隨和,李挽朝平日里頭都喊她“黃大娘”,她也是方濯介紹來給她的,和先前見過的黃掌柜是夫妻,黃掌柜聽說東家的外甥女來開店了,便把她招呼來一起幫忙了。除了黃大娘外,另外兩個都是比李挽朝年歲還小一些的姑娘,年級不大,性子活潑,話也多得很。
這會快到了晚上,李挽朝分完了利市,她們收到了之后高興地都說了好一會的喜慶話,店里面一派祥和。
黃大娘這會也剛好理完了手上的賬,正和李挽朝在臺前閑話。
她撐在桌上,身體微微前傾,問李挽朝道:“我聽我家那位說,姑娘不是京城人,今年過節,不回老家了嗎?”
一開始的黃大娘喜歡喊李挽朝“小東家”,李挽朝糾了好久,終于讓她改了口。
再過兩天都除夕了,黃大娘見她還沒動身,看這樣子應當是留在京城不離開了。
李挽朝的手上拿著近日賣得不大好的一款口脂,一邊看,一邊回著大娘的話,她點了點頭,道:“不回去了,從前還沒京城過過年,今年還是第一遭。”
黃大娘笑,她問她:“姑娘老家是川溪人?那是在南邊嗎?離這遠嗎?過年的時候也和京城一樣熱鬧不?”
黃大娘一輩子都在京城,也沒去過別的地方,一下子好奇,丟了好幾個問題出來。
李挽朝回她:“倒沒那沒遠,比江南那邊近一些,趕馬的話五日內就能到呢,雖不比京城繁盛,但老家的年也挺熱鬧的。”
黃大娘點了點頭,她又看李挽朝手上拿著的口脂,她問道:“姑娘瞧什么呢?”
李挽朝打開口脂的蓋子,問道:“這款口脂,我見庫房里頭還剩了許多,是顏色不大好看嗎?”
其他的顏色都賣得出去,只有這款不怎么好賣。
她想了想后,拿了個銅鏡,最后把口脂上了嘴。
這口脂的顏色很淡,帶著些珠光,在李挽朝的唇上不怎么顯色,上了嘴后,充其量讓嘴巴看著瑩潤豐滿了一些,看不太出擦過口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