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妙漪卻忽然開口叫住了他,“爹?!?/p>
蘇積玉動作一頓,回頭看她。
蘇妙漪遲疑了片刻,才說道,“你還記得當初害得容胥父子慘死,容氏一族不得不離開汴京城的矯詔案嗎?”
蘇積玉愣住,有些詫異地,“你怎么忽然問起這個?”
蘇妙漪訕訕地,“就是前幾日聽青云提起過,所以忽然想起來了。其實以前我也聽說過這個矯詔案,可不太清楚其中細節,所以才想問問你?!?/p>
蘇積玉若有所思地坐回蘇妙漪身邊,轉頭打量了一圈四周,才緩緩出聲道,“當今圣上即位時,有三位宰相輔政。上相是樓岳,也就是如今的秦國公。兩位次相分別是戶部尚書崔九思,和容玠的祖父容胥。那些年,容胥和樓岳在朝堂上一直政見不合,積怨頗深……”
蘇妙漪冷笑一聲,“樓岳搜刮民財、貪贓竊位,與他政見不合的,那定是忠臣清流?!?/p>
蘇積玉嚇了一跳,“小點聲!”
“……”
蘇妙漪抿唇噤聲。
“樓岳在民間的名聲是差,可他在朝堂上卻是獨攬大權,便是連圣上都要偶爾看他的臉色?!?/p>
蘇積玉回憶著,“聽說有一日,汴京城里忽然傳出風聲,說是圣上也對樓岳不滿已久,有意罷相。街頭巷尾言之鑿鑿,連那罷相手詔里是如何叱罵樓岳的,都傳得有鼻子有眼……”
蘇妙漪聽得入了神,忍不住追問道,“這種事,是怎么傳出來的?”
蘇積玉意味不明地看了她一眼,“當初汴京也有家書肆,叫夢溪齋的。夢溪齋日出一紙,兜售朝堂政事,市井逸聞……”
蘇妙漪愣住。
“圣上有意罷相,就是這夢溪齋拿到的第一手消息?!?/p>
“然后呢?”
“民間傳得沸沸揚揚,樓岳當日便在朝堂上質問圣上,是否有意罷相。圣上卻說那不過是民間謠傳,做不得數……可樓岳哪兒能咽得下這口氣,他要圣上徹查此事,于是便揪出了夢溪齋,將那夢溪齋的掌柜丁未明押入大牢……”
“等等?!?/p>
蘇妙漪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丁未明?”
若她沒有記錯,容玠拷問那鱔尾幫的匪首,就是為了探聽一個人的下落,而那個人就叫丁未明。
“丁未明是……夢溪齋的掌柜?”
蘇積玉點點頭,繼續說道,“這丁未明被押進大牢后,怎么都不肯認下撰造詔令、妄傳事端這項罪名。他說他親眼看過罷相的詔令,而將詔令帶給他看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