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道,藺氏三郎,霸道專權,欺主竊國。
但他是
獻天馬
藺稷剝掉的不僅僅是隋棠的衣裳……
天子囑咐完,太后抹干淚,隋棠也不再以拳抵頰,只忍過左邊牙口的疼痛,抬眸沖手足與母親露出個溫婉的笑。
她沒有繼承生母何太后的仙姿佚貌、靡顏膩理,不過中上之姿。
唯有一雙杏眼,皮上無褶,型圓尾翹,睫羽密如小扇掀起便露出清澈至極的烏亮瞳仁。明眸一瞬,似山間清泉濯石,粼粼生光。
先帝在時,便曾贈她“粼”字為乳名。
一雙秋水目,忍不住叫人多看一眼。
何太后多看了一眼,才止住的眼淚又落下來。
少年天子扶住她,隋棠上來扯她衣袖,“那女兒不嫁了!”
何太后低垂的視線里,看見扶在臂膀上的兩只手。半晌拍了拍那只少女的柔荑,輕輕拂去,抓上天子的手,同他一道抬起頭,吩咐侍妝女官給新婦蓋上喜帕。
這日是朔康五年八月初三。
太卜令起卦,喜神正南,宜嫁娶,道此乃未來數年間難得的良辰。
故而即便新郎依舊為戰事所絆,尚在數百里之外的鸛流湖作戰,趕不及回來迎親行禮。但為吉時吉事,天家還是定了這日舉行婚儀,將長公主隋棠送入司空府。
初秋時節,天高氣清,日光和煦。
洛陽皇城中,編鐘聲起,玉罄聲響,太極宮閶闔門緩緩打開。
云旗引路,霓旌招展,玄金華蓋如云簇,宮人侍衛相序出,擁來寶馬雕鸞六騎車。
送親隊伍綿延數里,前頭開道的旌旗隊已經駛入銅駝大街,后尾壓陣的兵甲隊才踏出閶闔門。
長街兩道觀禮的臣民目光挪去,皆在震驚中慢慢安靜下來,一瞬不瞬地望向送親隊伍的尾端。
那黑壓壓的玄甲騎兵。
列隊成二十方陣,共四百騎。
個個身披玄甲,跨坐天馬。
天馬,便是大宛國的汗血馬。
三百余年前,大齊的第三代帝王高宗皇帝派官員出使邊陲諸國,官員帶回各國產物,其中便有這天馬。
此種馬奔跑時脖頸流出的汗呈紅色,似血鮮亮,因此得名“汗血馬”。汗血馬不僅外表英俊,且具有超強的持久力和耐力,可以長距離騎乘,速度是尋常戰馬的三倍多。
為此,高宗皇帝親征大宛。后大宛稱臣,送王女來和親,其中一項嫁妝便是天馬千匹。而和親的女郎,更是在大齊土地上,為高高在上的帝王培育駿馬,供其征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