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叫錢斌的名士,在司空大人封侯當日寫了一篇《錦衣賦》,得了大人贊賞,如今廣為流傳,坊間都真相誦讀。一月中,錢斌接連主持品評文章,一時間聲名大躁,甚至還有官宦人家送女為妻作妾的。據說錢斌本有發妻,辛苦種麻織布供他讀書,結果數月前病逝了,半點好日子沒過上。這錢斌說發妻無可取代,但需繁衍子嗣,遂只納了三房妾室。如此便又有人贊他文采無二,情意無雙。”
“他發妻不是數月前才去世嗎?周年未至,哪來的情意!”
隋棠鄙夷,心下暗思,承明師父教導:文章見風骨,文心即人心,反之亦然。
這樣的人能寫出什么好文章,藺稷還夸他!
“你知道那《錦衣賦》嗎?背與孤聽聽。”
“殿下這便是為難婢子了,千余字,婢子哪記得下來。”梅節一邊給她理衣修容,一邊道,“但婢子曉得最著名的兩句,據說前半句是贊揚殿下的風姿,后半句則說的是司空大人的抱負。”
【羲和竦輕軀以舞,將飛未翔而絕云氣;年少率兜鍪以立,踐功乃成則負青天。】
“
羲和竦輕軀以舞,將飛未翔而絕云氣……”隋棠口中喃喃,總覺這話哪里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
時值蘭心打簾入內,告知她董真來了。
隋棠頓時展顏,“快請。”
這是九月廿二,定了與董真見面的日子,亦是董真來此陪伴聊醫理的第一日。
雨霽云開,日光普照,東側間亮堂和溫暖。
搬來這處,是隋棠病后不久藺稷提出的。他說西側間采光不好,讓她去東間,他搬去西邊,換一下。
隋棠本是推辭的,畢竟這處書案書架都擺著他的卷宗文書。藺稷卻道,只是尋常書籍,他偶爾處理卷宗最多擱一夜,不礙事。關鍵是恐她冬日路上再受寒,暫時不讓她去政事堂書房同董真聊醫理了,只讓董真來這處。是故,這處留著他的痕跡總是不好,而他搬去西間處理卷宗或是教導隋棠,反正在晚上,無所謂日照如何。
隋棠聞他安排妥帖周到,便也未再推辭。
這廂,董真向隋棠行禮問安,隋棠親去扶她。
兩個一般大的少年女郎,一個溫文有禮,一個隨和親切,彼此又有相同的愛好,不多久便聊熟了。
從針灸到推拿,從草藥到毒藥,從偏方到醫理……兩人相聊甚歡。
“你說按揉手臂處的穴位可以緩解心臟不適,譬如心悸等,那具體是什么穴位?”
藺稷前頭生病,心口疼痛,正好可以學來給他按揉,省得他說自己不關心他。隋棠想起那日他讓丈量腰圍的話,暗自反省。
“是大陵穴。”董真道,“有勞殿下伸臂仰掌,手腕微曲手握拳,在……”董真莫名停下了話。
隋棠將廣袖拉起,按話照做,“在哪里?”
“在手臂內側兩條明顯條索狀筋中間。”董真回神,伸手觸上隋棠手臂,按上穴位,“就是這,近掌側腕橫紋中點凹陷處,以拇指指腹往左六十下,再往右六十下,如此按揉三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