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連著兩回,見他sharen如麻。第一回
是他殺了太醫署十數位太醫令,第二回是他殺了京城之中四百余人……那些太醫令中,有與臣一起讀書的同僚,我們一起嘗過百草,翻山采過藥草;那四百人中,有我費了幾天幾夜才救回的婦人和老翁;他們就那樣死了,死在臣視為神佛的人手里。臣不知對錯,日日煎熬徘徊,日日想得人解惑,卻又不敢與人說。”
“所以你尋孤?”
“對,臣見你手上手釧,便知你的來意,知道臣便是說了,你也會保護臣。而且,你定然能夠體會臣的感受,你能感同身受。臣冷眼瞧著,殿下是欣賞司空的。臣想問問,您是如何說服自己與之相處的?或者說求您給我解惑,我之心是否已經叛了司空?為何、為何我尊仰為神的人,他不辨善惡,拼命揮刀!”
“你說你相信孤能感同身受,這又是為何?”
“因為丹朱,第
二枚丹朱。”
隋棠至此恍然。
在這之前,她曾兩次手占丹朱香氣出現在董真面前,雖然有心以梅花香片的氣味掩蓋,但到底還是未能躲過這位女醫者的鼻子。
女醫者一顆赤子之心,亦是剔透之心,自是在這兩次嗅都氣味后,也知曉她同樣的躊躇心境。
故而今日有此一問。
隋堂什么也看不見,然在此刻,卻看見了青臺上的莘莘學子,青臺中藏納的典籍一冊冊搬出,供他們學習吸納。
其實她早該想到的,他不僅僅生殺予奪,他分明已經開始還之于民。
“你來尋孤解惑,孤解不了。但是孤很感謝你,你為孤解惑了。”
“殿下何意?”
“你初見司空,他施惠于你,你尊他仰他似神佛。所以見他不辨善惡舉屠刀,便無法接受。而孤初聞他,便被告知他是鬼蜮修羅,后見他聞他之種種,乃利民惠民之舉,便覺他其實并非十惡不赦。”隋棠面目柔軟,眉宇清朗,“然他既非神佛,亦非修羅,他只是一個人而已。是你高看了他,亦是孤輕視了他。”
隨著隋棠最后的話語落下,殿中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這日天氣陰霾,晨起便醞釀著一場雪。朔風越吹越緊,從窗牖的縫隙灌入,然拂在人身上,卻無人覺察寒意森森,唯覺清明舒暢。
“多謝殿下。”董真深叩首,話語哽咽。
“是孤要謝你。”隋棠的手搭在那個紫檀木匣子上。
殿中又剩了她一人,她摸了匣子許久,直到天色慢慢暗下來,天空飄起小雪。她讓蘭心去請藺稷,“和司空說,孤有禮物送給他。”
藺稷來得很快。
已經過了晚膳的時辰,隋棠始終沒有出來,他便給她尋了個身體抱恙的借口。這會聞蘭心的話,三步并做兩步走。
隋棠在殿門口等他,能看見半丈處,一副模糊的輪廓。
“你站在雪里病了,要孤侍奉你嗎?”
“殿下今日燦若春華,臣被攝住了。”藺稷走上前來,“殿下有何物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