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對接隋棠無益,二來反累她聲名受損。
遂靜心指揮作戰,前后共組織三次攻城。
劉仲符三代盤踞此地,
誓死不降。最后城破之際依舊頑抗兩晝夜,于金江畔灑干最后一滴血,尸身投于江水。臨死依舊吶喊“沐朝霞之光,
生死與江同在”。
藺稷敬其義勇,
命人立碑文為紀。
彼時已是四月初十,
時值鄭熙手下暗衛來此。
如他回話,“長公主于三月廿八抵達,四月初一太后發喪。如此殿下應于初一當晚便傳信號。然至屬下初五前往這處,
都不得殿下信號。首領方讓屬下來此請命,到底后續要怎么辦?可是需要通知臺城強攻破城,救出殿下?”
暗衛隱秘而來,除了藺稷貼身的親衛薛亭旁人皆不知。藺稷思忖半晌,遂招暗衛上前附耳巧言。暗衛頷首應是,退身離去。
后藺稷又傳諸將入帳議此事,道是長公主陷于宮中,臺城有兵但需一人前往傳令,分兵偷襲宮城,救出公主。當下南地戰事已平,剩下的便是回攻洛陽,派誰去都合適。
主動提議的有承明和蒙烺兩人。
然承明受了刀傷,雖不嚴重,但也需修整。
蒙烺便趁勢回稟,“那處守將乃執金吾,副將是蒙煥、蒙煊二人,皆是末將原本帳中參將,我們尚有默契,不若就讓末將前往傳令。”
藺稷半月鏖戰在此,面色不太好看,掩口咳了兩聲,許了。
因是前往傳令,預備突襲,遂蒙烺只帶了一支二十人的親衛隊,簡裝出發,疾馬而行。
兩日后,交州不戰而降,送來降書。
彼時,乃朔康十三年四月十三,十三州一統。
翌日,藺稷在建業城中點派官員,三日事做一日畢,原都是他在指揮決戰時,分神與姜灝商議謀定的。
即調原東谷軍藺愈、藺恕、蔣惠、陸獻各領軍兩萬任州牧職,依次駐守益、荊、揚、交領四州;原各地州牧府官員打亂重置,鄰州作換上任。
四月十五,領東谷軍十萬返回鸛流湖,其余兵甲各回原任職州郡。至四月十八,三日間,全部兵甲渡江結束。
此時,距離蒙喬傳達消息已經有二十余日,距離暗衛傳訊、蒙烺傳令也已經過去八日,藺稷第一次感到不安。
太后四月初一發喪,隋棠不出來許是在等太后頭七后。若是如此,隋棠便應該在初八這日傳出信號,但如今已經是四月十八,臺城并無半分動
靜。
隋棠如今處境無非兩種,一則被困在隋霖手中用來牽制自己,二則已經脫困但無法出宮只得藏匿于宮城中。這兩種情況,無論何種都需他領兵而往,但都算不得緊急。實乃隋霖手中唯此一枚可用之棋。他只能捧她奉她,絕不敢傷她分毫。
藺稷來回推演洛陽城中局勢,心慢慢平靜下來,只點將排兵準備翌日回攻洛陽。
這日下午,蒙喬入帳,請求由她帶領一支先鋒軍即刻前往臺城傳令。
實乃蒙烺輕裝簡行,且由藺稷特地換的汗血馬。尋常馬蹄腳程,從鸛流湖到洛陽三百里,亦只需三日。眼下蒙烺跨天馬傳令,算上渡江的時辰,最多也只需三日。而如今都快三個三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