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鐵鷹銳士的主將也是姓司馬,乃是司馬昌的父親,與王翦、蒙武等人,同為大秦上將軍。
只是,其人名聲不顯,雖然統(tǒng)領(lǐng)鐵鷹銳士,但礙于這支大秦精銳的重要性,身為主將,司馬昌的父親極少露面,深居簡出。
這也與鐵鷹銳士有關(guān),這支精銳對大秦太重要,每一次出動(dòng),都意味著發(fā)生了足以影響整個(gè)大秦的事件。
某種程度上,鐵鷹銳士的出動(dòng),可以代表大秦宣戰(zhàn)!
從這一點(diǎn),足以看出贏宣將鐵鷹銳士的調(diào)動(dòng)交到扶蘇的手上,意味著什么。
一旁的章邯看著扶蘇手中,那代表鐵鷹銳士的一半虎符,眼中都忍不住流露出了幾分異色。
雖然他的浮屠軍也是大秦精銳,更是戰(zhàn)果斐然,修持有軍魂之法。
但與鐵鷹銳士相比……還是差了一籌。
“司馬將軍嗎?”
扶蘇接過虎符,摩挲了一下,有些感慨道:“正好,我也許久沒有見過他了,此番前往太乙山,正該與他見見,敘一敘舊。”
言語間,扶蘇語氣輕松,并沒有絲毫緊迫感,似乎絲毫不懼那太乙山的威勢。
看著這一幕,贏宣眸光微垂,倒是并不意外。
作為大秦長公子,沒有這樣的氣魄,文武百官,又怎會(huì)一致認(rèn)為扶蘇是最適合,成為祖龍之后的大秦皇帝?
若是以前的話,扶蘇因自幼跟隨大儒修行,身上還有一些軟弱的氣質(zhì)和心性,讓人懷疑,他能否成為大秦皇帝。
那么,在北方戍邊數(shù)年之后,無時(shí)無刻不經(jīng)歷廝殺,已經(jīng)褪去那一點(diǎn)文儒之氣的扶蘇,無疑是被滿朝文武都認(rèn)可了。
但贏宣心中沒有絲毫位置受到威脅的感覺。
因?yàn)椋?dāng)初舉薦扶蘇前往北方戍邊的人……就是他!
“軍陣圖,沒想到陛下還有這等好東西,我也只是偶然聽聞,這可是兵家至寶啊!”
扶蘇收起虎符,目光看向了手上那卷一字長蛇陣的軍陣圖,眼神忍不住微變。
他在北方戍邊多年,自是對這等兵家至寶不陌生。
要知道,北方之地,蒙恬率領(lǐng)的數(shù)十萬大軍里,就有這等軍陣圖,乃是兵家那幾位先祖、大神通留下的寶物。
其以軍陣刻圖,布陣之法與天地之道,相交而合,最終成形,便是這等軍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