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前就領(lǐng)兵前來驪山平過亂,曾經(jīng)清掃了整個驪山,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異樣。
同時,禁軍中的探子,大多身懷類似順風(fēng)耳、千里眼的道法神通,若是有什么異動,他們也早就已經(jīng)得知。
所以,這一場民變,大概率只是流言引起的誤會。
“流言……哼,不入流的手段!”
贏宣搖了搖頭,此刻也是反應(yīng)過來了。
不過,這些民夫鬧這么一出,倒是提醒了他一些事情。
“民怨民憤積蓄至此,若是不能好好處理的話,也是一大隱患?!?/p>
贏宣目光一轉(zhuǎn),望向了以老者為首的一眾民夫,緩緩道:“諸位可以放心,朕可以給你們許諾,絕不會加征加苛!”
“至于你們的勞役……在完成了驪山帝陵的重建后,便可以解除了!”
“到時候,伱們可以回家去耕作,也可以留在驪山,都依得你們的意愿!”
“朕與大秦所有官員,絕不干涉你們的決定!”
話音落下!
一眾民夫頓時松了口氣,臉上紛紛露出了劫后余生的表情。
那為首的老者,也是忍不住點(diǎn)了點(diǎn)頭,眼中有一絲黯然。
顯然,雖然贏宣做出了承諾,但他們攔駕的事實(shí),不容更改。
所以民夫的勞役,在此前的基礎(chǔ)上,再度增加了三個月。
這對于他們這些普通凡人來說……無異于一道晴天霹靂。
只是,此時大多數(shù)人沉浸在贏宣做出的承諾之中,還未反應(yīng)過來。
就在這時,贏宣看著一眾民夫露出劫后余生的表情,忽然心中生出了一個想法。
他是想到了后世之中,有一位皇帝曾經(jīng)在修建皇城之時,手下大臣想出了一個主意,讓工匠、民夫燒窯,造出來的磚石,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以此激發(fā)工匠和民夫的強(qiáng)烈意愿。
為此,那些工匠和民夫果然賣力,不僅加固了城墻,還加長了整段城墻的長度。
想到這,贏宣微微瞇起眼睛,若有所思。
忽然,他緩緩開口道:“諸位百姓,此前驪山坍塌,導(dǎo)致諸位一年勞作付諸東流,還要為此擔(dān)上莫須有的罪名,延長了勞役時間!”
“此乃是一些不軌之人的謀逆之舉,還因此驚擾到了地下安寢的始皇帝!”
“朕心憂之,擔(dān)心再一次出現(xiàn)類似的事情,也希望這驪山重建后,能夠比之前更加堅固,再不會有諸如此類的事情發(fā)生!”
“所以,朕決定在之后重建驪山的過程中,所有用到的磚石、檑木,全部刻上所勞工匠與民夫之名!”
“讓整個驪山和大秦皇朝,記住你們的貢獻(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