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森林,她的湖泊,她的山川,她的棲身之所。
也將是她重新開始審視自己、鍛煉自我的地方。
阿薩思接受了邀請,矮身進入了登陸艦,安靜地臥在一塊空闊的金屬地上,沒打算搭理任何人。
可人類是講人情的,他們把水和食物放在她面前,再拿來清水為她沖洗身體、簡單地處理傷口,并告訴她等進入太空站就為她做系統(tǒng)的檢查。
“我們無法保證能讓你完全康復,阿克隆,但我們會盡力。”
她沒有在意,或許cph4會幫她的忙。
而大概是餓得狠了,她的胃沒了灼燒感,也不再折磨她,她不打算進食,只想休息會兒。
登陸艦起飛,失重感傳來,阿薩思平靜地感受著一切。
約五分鐘左右,登陸艦進入軌道與蘇拉克號對接,在成功接軌的那一秒,阿薩思感覺到空氣振動起來,似有什么可怕的力量在下方層層爆開。
她透過飛船的窗向下望去,就見一朵蘑菇云在礦星上炸起,轟出她從未見過的能量漣漪。
而飛船也受到了影響,即使他們已進入真空聽不到響動,可蘑菇云發(fā)散的力量依舊能干擾磁場、攪亂電波。
“張開屏障,阻隔輻射!”
“登陸艦中的人員已經(jīng)轉移,防輻射網(wǎng)全面張開。”
“……長官,恐龍還在登陸艦上,沒來得及轉移,而飛船尾部不在‘網(wǎng)’張開的區(qū)域內。”
人類一時沉默,他們清楚核輻射對生物的危害,可是……
怎么辦?
能怎么辦?他們只能祈禱恐龍不受輻射影響,畢竟飛船已經(jīng)進入真空,它應該不會有事……吧?
彼時,阿薩思已在船體的搖晃中入睡,夢境黑甜。
當生物暴露于輻射之中,其具體的變異情況和基因的損傷程度取決于輻射的劑量、類型和時長。
以人為例,人只要活著,就會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輻射。
比如來自電子設備的射頻輻射,來自加熱器的紅外輻射,來自太陽光的紫外輻射,以及醫(yī)療用的x射線、放射治療中的伽瑪射線……
不過,低劑量的輻射并不足以引起反常的生物效應,唯有將時間拉長、頻次增加,才會損傷人類的dna,進而增加癌變風險。
而一旦輻射劑量達到“中等”,細胞的突變概率就會增加,或將誘發(fā)器官的功能障礙,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一般來說,人類通常無法在“中等劑量輻射”下存活,之后程度更深的“高劑量”和“極高劑量”自不必說。
像“人類的細胞因承受某種輻射、變異激發(fā)出超能力”的奇葩事,多數(shù)只在科幻電影中存在,而成功的極少數(shù)要么在小說里,要么被關在實驗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