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薩思旁觀了人類的慶祝,卻沒有參與他們的活動。
不知為何,愈是接觸人類,她愈是覺得有些場景分外熟悉。比如,街頭的糖葫蘆,鍋里翻滾的餃子,鑼鼓喧天的舞獅,大門上的對聯(lián)……以及黑發(fā)黑眸的女孩走街串巷,忽而抬頭,往高處投來視線。
“看!是龍,龍在樓頂!”
人類又歡呼起來,阿薩思不語,在他們的矚目中飛入了云層。
她不懂自己的靈魂為何悸動,可她冷不丁地想起了澤菲爾的那句“‘阿薩思’不是你的真名”。
真名與靈魂相連,而靈魂對所見有反應(yīng)……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她所遺忘的真名與之相關(guān)?也對,她天生自帶的
諸神之戰(zhàn)
奧林匹斯弒神者
蛻皮期到來的那天,阿薩思詭異地聽見了大海的呼喚。
那是一道非常奇特的“聲音”。
猶如宇宙中的波,充斥著奧妙無窮的韻律,又像是灑落的光、掠過的風(fēng)、浮動的云,是一種自然而然存在卻鮮為人知的東西。
可她聽見了,很清晰……
仿佛是開了第二重聽覺,似乎吹過的每一縷風(fēng)、落下的每一滴雨都擁有自己的思維與聲音。它們不再是所謂的非生物,而是一種她從未接觸過的“精靈”。
好奇怪,她為何要用“精靈”去形容它們,明明精靈不長這樣?
但奇異的體感仍在繼續(xù),她“看”到了每一個人身上的“人體氣場”,也“看”到沾了大量人氣的動植物、機(jī)甲乃至工具,都在開口說話。
它們也會傳遞出波,也能形成氣場,比如在機(jī)甲大賽中斗過數(shù)次的切爾諾阿爾法(俄)和憂藍(lán)羅密歐(美),即使在閑置狀態(tài),也在“殊死”吵架,雙方氣場互斥,就差坐上四個駕駛員干一架了。
最要命的是,她聽到龍窩旁的一棵榕樹在說話:“真要命,這頭龍又吃完肉了,她不會拿我剔牙吧,不會吧不會吧?”
阿薩思:……
她啃的是四級怪獸,也是糧倉里的最后一頭四級。烹飪的手法是龍焰炙烤,沒有加入漂亮的菌子提味,怎么就吃出了做夢的效果?
想來是進(jìn)化期到了。
循著大海的呼喚,阿薩思給予了回應(yīng)。她無師自通地學(xué)會了大自然的語言,將低沉的龍吟轉(zhuǎn)換成波,向著遙遠(yuǎn)的地方送去,告訴對方她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