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錢挺好賺的,只要會吃就行了,她如是想。
可肯特夫婦不這么想——
“阿薩思,對不起,原來是我們沒有讓你吃飽嗎?”
阿薩思:……
車子行駛在回家的路上。
待小鎮的余熱逐漸遠離,四野沒有多余的活物,阿薩思這才開了口,承接他們的問題:“我不是人類。”
“所以,普通的食物無法喂飽我,只有能量可以。”
“不用關照我的飲食,也不用擔心我吃不飽,如果餓了,我會自主覓食。”她的回答很具體,“你們的食物我一般用來解饞,而不是進食。”
這是她遇到肯特一家后說過最長的一段話。
用詞規范、發音標準、頭腦在線、邏輯清晰,明顯受過正規的教育。可不知為何,她接受了人類的教育卻不懂人類的常識,難道一直被關著嗎?
肯特夫婦是挺想詢問阿薩思的過去,但作為長輩,他們不愿擅自探查孩子的隱私,這無疑會讓孩子感到不安。
喬納森換了個關注點:“能量,什么能量?”
他笑了起來,帶著中年人的幽默:“電能可以嗎?但我的小農場可能撐不起高昂的電費,只能每天讓你啃一點,就一點,不然我會破產。”
瑪莎笑道:“或許,太陽能會是更好的選擇。”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誰也沒想到阿薩思會認同:“是的,雷電、陽光、風暴、海嘯,以及火山噴發的能量——這所有一切的自然力量,都是我的食物。”
肯特一家:……
歪打正著,克拉克頓時心生共鳴,語氣中滿是找到同類的喜悅:“你也能吸收太陽的能量嗎?”
阿薩思:“你也能?”
克拉克點頭:“從小就能。”
他甚至有一種“錯覺”,只要在太陽下他就是無敵的,誰也別想擊敗他。
肯特夫婦正欣慰于兩個孩子有共同語言,卻忽略了孩子談性一起就很容易失去邊界感,什么都敢問。
比如克拉克,十七八歲的少年膽子是真肥,好奇什么就問什么,半點不怕挨打。
“我是在上學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不對勁,你是什么時候發現的?”
阿薩思:“我從一出生就知道自己不是人。”
“你在哪里出生?”
“實驗室。”
克拉克驚呆了:“真有這種地方……我一直以為是科幻電影的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