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葡萄葉在風中沙響。
瑪莎:“說不定是你在磨牙。”壓力和焦慮是磨牙的主因之一,“克拉克,不要有升學壓力,你是最棒的。”
“好的,媽媽……”克拉克將信將疑。
肯特家的零花錢供給非常穩定,一般周日給,每周20美元。
在1997年的堪薩斯州,高中生每周的零花錢多在10到25美元左右。肯特夫婦自認為給的不多,但勝在穩定,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物質上感到匱乏和擔憂。
定期給,固定給,讓孩子自由支配。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明白哪些東西值得買,哪些沒必要。等他足夠成熟,他就會養成良好的金錢習慣。
一如他們的規劃,克拉克的習慣被培養得很好。
他不會因缺錢而焦慮,不會因富余而浪費,多將金錢用于投資自己,房間里放滿了他愛看的書,倉庫里收藏著他偏愛的滑板和籃球……
只是,同樣的教育手段似乎不適用于阿薩思。
每逢周日發錢,她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把零花錢放進曲奇餅干的空鐵盒中,攢起來。
她幾乎沒有物欲,對衣裙首飾毫無興趣,對交友玩耍嗤之以鼻,除了夠買種子和借閱錄像帶能讓她掏錢,其余時候是一毛不拔。
他們認為,青春期的女孩應該懂得享受,她可以嘗嘗冰激凌、巧克力,還可以買一束玫瑰裝點房間。
不理解但尊重,阿薩思取過一塊巧克力噴上冰息,咬下一口:“我嘗過了。”
她撒下玫瑰的種子,用盛開的花朵把農舍裝點成童話:“我裝飾完了。”
絕殺:“所以呢,這有什么用嗎?”
四野無人,她用風托起肯特夫婦,讓他們在空中漫步。又用龍焰烤了牛肉,用冰息凍了果汁,再讓藤蔓端來一盤水果拼盤。
如果吃喝是享受,那她早已擁有。
不過,肯特夫婦言傳身教的東西可不止吃喝,當他們在空中旋轉、相擁、跳舞時,看著他們純粹的笑容和高漲的興致,阿薩思冷硬的心凹陷了一角柔軟。
她想,這或許是一種享受。她的舉手之勞,他們的純然快樂。
而這一點在克拉克回來后達到了巔峰,他驚訝地看著玫瑰花墻,半句不說“別亂用超能力”,湛藍的眼中只剩欣賞。
他轉頭,眼睛很亮:“阿薩思,我可以摘一些玫瑰去學校嗎?”
阿薩思:“你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