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相互依偎,坐在沙發上暢想著未來。陽光照在他們身上,為這對普通又不凡的夫婦鍍上了一層神圣的光輝。
這一刻,阿薩思覺得人間好暖。
窗外的玫瑰進入了盛花期,姹紫嫣紅,開到荼蘼。
瑪莎很喜歡,她從倉庫中淘出了經年不用的花瓶,洗刷干凈,灌水插花,在每個重要的空間都放了一束花。
餐桌上擺了黃玫瑰,她認為黃色是奶酪、面包、玉米乃至大地的顏色,很適合放在廚房與客廳的交接處,既能柔和氛圍,又能溫暖脾胃。
克拉克的臥室被放了一束白玫瑰,她希望他即使進入了一個相對復雜的生活環境,也能保持高尚的品格和正直善良的一面。
而在夫妻主臥中,她放上了紅玫瑰,她說,這讓她回憶起了喬納森求婚的那個冬夜。
“已經過去22年了,可我始終記得。一束玫瑰,一枚鉆戒,他的頭發凍到結冰,在餐廳外等我到深夜。那個時候,冬日的玫瑰特別昂貴,但他買了99朵。”
“我當時對自己說,就是他了,瑪莎,他愛你,正好你也愛他。”
瑪莎說著過去的故事,將一束粉玫瑰放在閣樓的書桌上。布置完畢,她對比了一遍空間配色,滿意得不行。
“粉色柔和,很適合裝點你的臥室。”瑪莎笑道,伸手撫摸阿薩思的長發,“你就像黃金與白銀的結合體,阿薩思。有著金屬的冷感和貴重感,也有著兵器的鋒利和血腥氣,讓人覺得疏離又捉摸不透……”
“粉玫瑰很好,讓你變得‘暖和’了一些。”
是嗎?
阿薩思看向花,那與rb差不多的粉色果然讓她心頭一暖,甚至還想多收集一點。
如此,何不讓花開得更猛些?
有她住在農場長年累月地吸收自然能量,這一整片土地都會變得異常肥沃,種花幾乎能常開不敗。
瑪莎熱愛生活又有藝術品位,那她就送她一片花海。
只是她沒想到,肯特一家用不了那么多花。前后不過一周,肯特農場又對外談了一筆生意,那就是賣花。
別說,賣玫瑰可比賣玉米值錢多了。
在1997年的美國批發市場上,普通品質的玫瑰一打12支,價格通常在5到10美元之間,高端品質能達到每打15至20美元,在特殊節日能賣更高。
因此,哪怕商人壓價,肯特家的玫瑰也不會低于一打10美元,它們的品質實在是太好了,而商人若想繼續合作,第一筆交易就不能讓花農太吃虧。
商人:“我愿意出15美元一打的價格,都賣給我吧。”
喬納森:“可我們不能保證每年都有玫瑰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