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具備了汽車全部功能的代步工具叫做“旋轉球”。
是由實驗室發起的、公司科研隊帶頭發明的高科技觀光車輛,專為進入侏羅紀公園的游客設計。
它由全透明的特殊材質打造,內部配備著
通常,一個不起眼的選擇會引發一連串陰差陽錯的后果。無神論者稱之為意外,有神論者稱之為命運,而阿薩思稱之為“有病”。
dna先生親口告訴她:“電量即將告罄,可以請你為我充電嗎?”
充電?
這還不簡單,她的籠子哪哪兒都是電。
想在哪充就哪充,想充多少就多少,實在不行,她就把旋轉球套在頭上挨雷劈,保管dna先生能吃飽。
“電量告罄,再見了我的朋友,很高興為你服務。”
為了不讓dna先生挨餓,她火急火燎地起了一尾巴,直接把它抽進電網。
不料電網像紙糊,根本受不住她的一尾之力,沾上旋轉球立馬爆出一片白光和火花,沒撐多久就歇了菜,連帶著dna先生也嗝了屁。
她難以置信,幾乎全知全能的小伙伴是個脆皮?
她無法接受,自己一尾巴把小伙伴抽沒了?
為此,她窩在水池旁深刻反省,直到人類前來回收旋轉球的“尸體”。
不過,他們沒在第一時間維修電網,反而對她加大了麻醉劑量,再用大卡車把她運出舊區,投入到一個用鋼筋混凝土塑造的牢籠里。
據說這是吳博士的意思,趕早不如趕巧,既然兩只“資產”的體型都達標了,也是時候植入第一代追蹤器了。
“它們還沒有進入亞成年期,萬一它們的體型進一步擴大,肌肉變得更緊實,那么提前植入的追蹤器存在被肌肉組織夾碎的可能。要是碎片進入血管,富集于心臟和腎臟,這將對‘資產’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也會增加我們的工作量。”
最重要的是,這也會讓他們近七年的努力毀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