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了,都變了……
與她同行的鯊魚不知什么時候散去,就連前方的大船也消弭了聲音,她沒再看見它投下的巨大陰影。
水道逐漸變窄,光線卻亮了許多,“海”里出現了樹木粗壯的根部,水面上也倒映著植被的綠意。
阿薩思心知有異,立刻朝上游去,直至浮出水面的那一刻她才終于明白,她身上發生了一件怪事,似乎從大海直接游到了另一片大陸?
仰頭是蒼藍的天空,環顧四周是參天巨木。不知名也從未見過的林鳥飛過樹間,多種多樣的陌生氣息涌入鼻腔,而這里的氣溫比努布拉島還要高些。
炎熱潮shi,蟲鳥嘶鳴,阿薩思發現自己身處一片湖泊中。
湖泊顏色蒼翠、魚種繁多,有三條支流向它匯聚,它又擰出一條水道通往遠方,流得無聲無息,看上去幽秘且深沉。
看來真是換了個地方……在她不知不覺間,在她與鯊同行時。
可是,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辦到的?難道海中有什么密道是直通另一塊大陸的嗎?
帶著深深的不解,阿薩思迅速游上岸,改換膚色融入了森林。
她舔去身上的水漬,咂摸著味道,待發現是淡水后就將這一片湖暫定為自己的領地,再沿著河流緩慢探索,仔細看過每一株花木,又觀察著微小的動物。
有螞蟻,有蜘蛛,有雨蛙……闊葉植物有,但喬木、藤本和表層植物更多。新地方瞧著與努布拉島大差不差,就是不知道這里有沒有可吃的“主食”?
她可是恐龍,一頭20噸重的暴虐霸王龍,每頓要吃下500千克左右的大肉,不吃是會發瘋的。
但她失去了冷庫,又失去了一座島的儲備糧,眼見新地方沒有恐龍生活的痕跡,連一堆糞便都嗅不到——她的心頓時沉了底,變得涼颼颼的,仿佛灌進了西北風。
不是吧,到了一個沒恐龍的地方,那她吃什么?
難不成她要靠捕魚養活自己,那一天得吃多少條才能飽啊?
喂飽肚子是第一要義,沒找到肉源的阿薩思變得有些焦慮。好在她的新領地是一片湖泊,而動物們離不開淡水的給養,或遲或早,它們都會來喝水。
于是,她耐心地蟄伏起來,一邊恢復游泳消耗的體力,一邊等待獵物們的出現。
狩獵是個漫長的過程,有時候從日出等到日落都未必能得手,因此忍耐和挨餓成了獵手最重要的品質。
或許是河道較長、水源充足的緣故,阿薩思等了半天也沒見多少“肉”過來,有的只是一頭美洲虎、一只巨蟻熊,然后是游過河道的巨型河貍、南美水獺,最末是一條浮上河面透氣的大鯰魚。
帕拉伊巴鯰魚,一種生活在亞馬遜河流中的巨型鯰魚,是水中的頂級掠食者之一。
它體長12英尺,重440磅,主以魚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為食,偶爾也會吞下幾個貪玩的土著小孩。它是水下殺手,是暗中怪影,是吃人的魔鬼,更是落水者不愿遇到的噩夢——但很可惜,它這次遇到的是一頭恐龍。
而它之所以這么倒霉,主要是它把自己養得太過肥美,追殺水獺時又過于兇殘。
阿薩思一向對“有活力的大肉”感興趣,見大鯰魚如此囂張,她就勉為其難地一口下去,將它輕松叼上了岸。
去掉腌臜的部分,400磅肉只夠半飽。為了果腹,阿薩思將渣滓扔進河道,等著血腥味引來第二條“大魚”。
可惜沒有,“大魚”沒有來,小魚倒是不少。它們圍著鯰魚的骨架吃得歡,數量頗多,但阿薩思對“小水花”沒什么興趣,她掃了一圈沒發現水下有什么大熱源,便沒入林中去別處尋找食物了。
約莫半小時后,一道泛黃發黑的巨大蛇影從湖泊的支流處游入,又順著另一條支流游出。少頃,浮在水上的魚骨和“小水花”一下子被拖了下去,水面泛起了一道蜿蜒的波紋,而森林中的猴子全部爬到高處,沖著河流發出了凄厲的叫聲。
“啊!吱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