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的眼睛,我記得第一只的眼睛是紅色的。”
“膚色也不同,第一只是灰白色,這一只是銀灰色,到底是哪里出了錯?基因變異嗎?”
“安靜點,它開始呼吸了。”
新生的“資產”能不能順利存活就看它適不適應當下的自然環境,這是第一步,如果連呼吸都做不到,它只能回爐重造。
所幸,新的破殼者體質不錯,在咳出呼吸道和肺部的蛋液后,它很快適應了呼吸,沒出現排異反應。
接著,它嘗試著用后肢撐起身體,在shi滑的蛋液中哆嗦起身,又接連摔倒。它嘗試了幾次,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用尾巴保持平衡,好不容易才站穩。
只是站穩后,它不動了。
或許是怕再度滑倒,或許是對自身好奇,它目不轉睛地盯著后肢和前爪,渾身小幅度地顫抖著。
良久,它用前爪“撫”去面部的蛋液,又像是在描摹臉部輪廓。那雙黃棕色的豎瞳由下往上抬起,緊緊盯著圍觀它的人類,明明是仰視的視角,偏偏給人一種被俯視的壓迫感。
“它在看什么?”
“你的大動脈,伙計,它可是食肉動物。”
而破殼者不知是受了聲音的刺激,還是感覺受到了某種威脅,突然從喉管中發出了第一聲尖銳的吼叫。短促有力,像雨林深處示警的鳥鳴,還帶著一股威嚇的味道。
可人類不會理解這一聲的象征,他們所理解的是——“資產”肺功能健全,體質不錯,聲帶發育良好,富有攻擊意識。只要好好養著,研究室的經費不是問題,基因項目的推進勢在必行,各大獎項已在囊中……
于是,他們戴上護具,打開恒溫箱,用束帶將“資產”的嘴封起,再取出稱重、測量體長、檢查爪牙。
“體長1102英寸,重617磅,有17顆牙齒。”
“未出現攻擊性行為,情緒狀態穩定。光感正常,追視能力正常。”
數據一行行起,報告一頁頁出。人聲嘈雜,儀器滴答,錯綜復雜的環境最終激起了“資產”本能的反抗。而在它的爪子掰下束帶前,他們迅速將它放入早已備好的生態箱中,隨著玻璃罩飛快閉合,人與獸的處境似乎都安全了。
“給它一磅肉。”
喂食程序自動開啟,就見生態箱里的一塊石頭緩緩下沉,沒多久便頂著一份新鮮的生肉再現,還散發著一縷血味。
顯然,血的味道吸引了“資產”。掠食者的本性令它猛地轉過頭鎖定食物的方向,豎瞳興奮地豎成了針狀,可它仍然呆在原地,后肢輕顫,像是在“要”和“不要”之間做劇烈的思想斗爭。
“有點意思。”名為亨利的華裔男子自言自語,“是警惕心強嗎?比起它的‘姐姐’,它好像更謹慎。”
但謹慎怎能抵擋本能,它忠實地奔向食物,大快朵頤。
“吞咽正常,胃功能正常……”
看來它與它的“姐姐”一樣,是人類的杰作,是完美的基因造物,是人力戰勝自然的證明。
當晚,人類開始慶祝、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