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稍微思慮的劉浩本尊也能明白原因出在何處。
在漫長的歷史記載之中,人祖的種種,定然有著不少是和事實偏差的,很多甚至于出現了巨大的偏差。
可這種偏差,卻不能說就一定是對的或者錯的。
但絕對也是漫長歷史之中一代又一代人族內心期待的。
作為人祖當事人,所有人都不希望這種期待被打破,被自己親自打破。
他們不會去承認,但也絕對不會去否決。
他們出來旁聽的唯一想法,反而是讓自己能夠跟上時代,去掌握如今屬于人族自己的百家之道也。
他們之中,絕大多數都不會將百家之道作為自己修行的主干,但每一個也都將掌握百家之道某一或者某些作為自己接下來的安排。
實際上,也因為他們這樣的做法,使得遷移到這里的所有人族都更加發自內心的接納百家之道。
你看人祖們對此都十分熱衷,你有什么理由拒絕?
作為旁觀者,劉浩本尊一眼就看透了本質,對此也只能笑笑。
實際上,劉浩本尊對此并沒有多少執念,洪荒天地之中,百家之道到底能夠成長成到何等境地,根本也不在劉浩本尊的計劃之中。
對他而言,只要百家之道在洪荒天地內根深蒂固即可,高一點低一點他真的無所謂。
因為他最清楚,洪荒天地到底是道的地盤,任何其他道路的加入,頂多也只能作為補充。
當真喧賓奪主了,誰知道迎接他們的會是什么?
他也不擔心這份喧賓奪主會很快出現,百家之道只要沒有圣人誕生,就絕無可能。
想要在百家之道之中出現一個圣人,數來數去,也唯有孔子也。
這個孔宣轉世,有那么容易成圣嗎?
至少劉浩本尊十分不看好,甚至于想著孔子想要在洪荒天地成圣,幾乎就沒有可能。
不要以為孔宣徹底放棄過往選擇了轉世,就可以拋棄過往的一切。
他那源自于鳳凰一族的‘業力’,可不會因為他放棄了過往就完全消失,誰讓他根本就是鳳凰一族放在外頭的嫡子?
他本就是頭一個,就必須承擔絕大部分,能夠走到如今境地,實際上已經是很夸張了。
這里頭,最多虧的,還是鳳凰一族至今依舊在鎮壓不死火山,否則迎接孔宣的,也只會是更加恐怖的現實。
此外,他放棄了過往,卻依舊無法從佛門手中收回前世法體,也就是如今靈山之上的孔雀大明王真身。
他是有缺憾的,有缺可從來不可能證道,這一點整個洪荒修士哪一個不知道?
這個把柄,接引準提不可能不清楚,也勢必死死的拿捏在手中,他們也絕不會樂意看到洪荒出現一個新的體系和他們搶奪食物的。
這些理由加在一起,就注定了孔子不可能在洪荒天地之中證道。
他都不行,就別提百家之道在洪荒的其他修士了。
在劉浩本尊的猜測之中,如今的孔子大概率也在算計如何從佛門將孔雀大明王法身收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