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開讓開?!崩蠞h脫下皮襖親自動手。
兒子樂得清閑,松手讓開位置,結果那被捅了一刀的綿羊竟趁著父子二人交接之時,
咕嚕一個翻身爬起,
撒開腳丫子跑了。
一邊跑,
一邊“咩咩”慘叫,鮮血從傷口處滲出,滴滴答答灑了一路。
“蠢貨!”老漢給了辦事不利的兒子一個大腦瓜,提著環首刀去追逃跑的羊。
老漢逮住羊中反抗者,
揪著它脖子側邊的毛一拖一拽,按到在地,
抽出了刀子
這樣的宰殺場景發生在敕勒川草原的每個角落。
宰殺牛羊是每個草原牧民的基本功,
只不過今年對“基本功”的要求更加嚴格了些——賀蘭部落放了話:收購皮毛,應收盡收,質優者先。
因此眾人在磨刀霍霍向牛羊時不免更加細致小心,就為了賣出一個好價錢。
除了皮草,賀蘭部落還收活羊,
依舊是有多少收多少。有些人口較少的小部落,
冬季放牧人手不足,
便琢磨著與其辛苦放牧,
還一不小心會把牲口們餓死,不如現在就把他們賣個好價錢。反正吃什么不是吃呢?牛奶、羊奶再好,也不如粟米抵餓飽腹。
又一個部落趕著羊群送到了賀蘭部落,走得時候則帶走了滿滿一板車的糧食。
“天啊,賀蘭部落到底有多少糧食?”成功換到糧食的牧民忍不住感慨。
另一個牧民則理所當然道,“人家可是賀蘭,可汗的親戚?!辟F族老爺家有很多糧食不是很正常么。
“不是聽說破敗了么?!边@人壓低聲音小聲道,“去歲冬日不是差點被滅全族么?!?/p>
“哎呀!這關我們什么事兒!”另一個牧民拍拍裝得鼓鼓囊囊地粟米袋,大笑道,“反正咱們換到了糧食,今年冬天能過上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