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您看這方匣子如何?”店小二給賀蘭定推薦了一個青綠的琉璃匣子。
“您要是覺得可以,
小的將這方匣子捧到院中,
讓您在天光下細瞧。”屋內昏暗,
搖曳的燭火為琉璃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金光,
更添加一分神秘之美。然而,這卻不是琉璃本色。需得到外頭自然光下瞧才能見真容。
賀蘭定問了價格,是能夠接受的范圍,便點頭同意。
這家店鋪也是典型的前店后宅的格局,前頭是對外展示的鋪面,后頭是倉庫和員工住所。兩者中間是一個四方小院,專門用來讓客人賞玩琉璃物價。
夏日熱烈的陽光傾瀉而下,琉璃匣子閃著貝母寶光,青綠如湖光春水。賀蘭定湊近細看,看到了琉璃壁上的小氣泡。這些氣泡紋卻不影響琉璃的美,反讓它更添一分靈動,如春風拂過,湖面蕩起綠波。
“就要這個了!”
賀蘭定的爽快讓店小二笑瞇了眼,“小的這就給您打包裝好送去府上!”
琉璃易碎,為了防止客人不當運輸導致半道上自己把琉璃給弄碎了,最后扯皮到店家身上,店家會提供送貨□□,確保琉璃安安穩穩進門。
賀蘭定報了落腳客棧的名字,說起重頭戲來,“你們這兒可以定制嗎?”
自己燒成玻璃,制成溫度計的玻璃管,還不知要到猴年馬月。既然大月氏已經有了成熟的琉璃工藝,那自己直接買就成了。
店小二忙點頭,“自然是可以做的。咱們家在城郊就有工坊。”
“您是要琉璃細管?”又問賀蘭定要粗細多少、長度幾何的。
“越細越好,越均勻越好。”玻璃管越細越均勻,顯示出的溫度也更加精準。
“除了玻琉璃細管,我還要定制圓筒細口小瓶?!辟R蘭定伸出自己的大拇指,“瓶身約么這么粗。”
“對了,我還想定制一種中間厚兩邊薄和中間薄兩邊厚的圓片,最好不要加顏色。”一種老花鏡,一種近視鏡,賀蘭定提前訂了,防止自己工作太苦把眼睛看壞了。
見店小二一頭霧水的模樣,賀蘭定挽起袖子,直接道,“我來把圖樣畫給你們!”
“這種原片最好少些氣泡,透亮些?!辟R蘭定一邊畫圖紙,一般把要求給直接備注上去。
“越透亮價錢也會高些。”店小二解釋,“琉璃畢竟是人造之物,燒制的過程難免會有氣泡。有了氣泡就不合郎君的要求了,就成廢料了,這些都是成本的?!?/p>
賀蘭定提筆的手一頓,心道:這是驢我呢?!玻璃和陶瓷又不一樣,玻璃燒廢了不用扔掉,完全可以回爐重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