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舉例,“北方政權強大,則與南方共據淮河之險,隔河對峙。南方強大,
則南方越過淮河,在黃河與淮河之間形成果防線。”
“但這種情況不多。”于謹對于歷史信手捏來,
“除了劉宋初年有過一段時間,
以黃河一線為國防線。”
如今的北魏和南梁就是以淮河一線為分界線。
曾經消耗掉北魏中央軍的鐘離之戰就是北魏想要渡過淮河奪取南岸的鐘離城。
結果梁軍開壩水淹淮河,無數大魏兒郎命喪淮河之水喪身魚腹。北魏未能將國界線推過淮河,鐘離之戰也成了北魏極盛轉衰的轉折點。
直到南齊末年,東昏侯蕭寶卷濫殺大臣,壽陽守將裴叔業害怕禍事落在自己的頭上,
于是帶著壽陽投了大魏。
對北魏而言簡直是天降之喜——不費一兵一卒就得了淮河南岸的一座軍事堡壘!
“我們這次要去援救的壽陽就在淮水之南。”北魏白得了壽陽城,
卻守得很艱難,
給壽陽的后勤補給就是個大難題。稍不注意就要被南梁給搶回去。
前幾年,
梁國皇帝蕭衍筑浮山堰想要水淹壽陽,結果卻平白害了淮河沿岸的老百姓們,壽陽城依舊再北魏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