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寧想甩開主家單干,段長卻是萬萬不肯的,“連主家都能背離的人,還有何信義可言?日后天下還有何人敢與之相交?”反而叮囑段寧不可沖動行事,一切等段氏主家的消息。
段寧的豪氣也是一時而起,被潑了一盆冷水也便澆滅了,如何敢與父親相悖。垂頭喪氣地離開書房,越發(fā)覺得對不起大外甥——如此為國為民的好法子卻無法公諸于天下,可惜啊!
“給賀蘭部落送兩袋鹽。”段寧喊來隨從叮囑,“問問我那外甥,要是遇到難處,只管來找我撐腰。”
賀蘭定收到鼓鼓囊囊兩大袋鹽的時候高興極了,直對使者大聲道,“請代我謝過舅舅!過幾天給舅舅送個好東西!”
真心換真心。段寧對賀蘭定的照顧,賀蘭定自然能夠感覺到,因此也多有回報(bào),想到好吃的、好玩的,總會送一份去將軍府。
幾次接觸下來,賀蘭定對自家舅舅也多有了解,雖然是個官二代,可一點(diǎn)驕縱的習(xí)氣都沒有,甚至非常平易近人,近乎于老實(shí)。老實(shí)人舅舅沒有什么特別的愛好,除了練武就是穿衣打扮,喜好追逐潮流。
這一次的毛氈斗篷出乎意料地在南地士人間流行。賀蘭定琢磨著,等這一批斗篷出產(chǎn)后,就給自家舅舅送去一件,讓舅舅做一回時尚的弄潮兒。
劉掌柜只給了十天的工期,賀蘭部落的壓力非常大,如果不能在工期內(nèi)成功出貨,羊兒們就白白犧牲了。
賀蘭定必須絞盡腦汁地想出一些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點(diǎn)子,一是招聘人手,二是改進(jìn)工具。
經(jīng)過兩次大招工,賀蘭部落在整個懷朔鎮(zhèn)和敕勒川草原都有著極好的信譽(yù),因此這次的招工公告一經(jīng)張貼,立馬引來踴躍報(bào)名。
入冬了,大家手里都沒什么活計(jì),在家里閑得發(fā)慌,賀蘭部落的酬勞又高,且從不拖欠。因此不少家里條件還過得去的人家都心動了。
高歡的姐姐便是其中之一,可惜她家男人不同意。
“我還在府衙當(dāng)差呢,哪里要你去掙這份錢。”高歡的姐夫尉景原本是懷朔戍兵,后打點(diǎn)關(guān)系做了獄掾。
“你那算什么當(dāng)差?小吏都算不得!”高婁斤嚷嚷道,“我憑自己本事賺錢,有什么丟人的!”
“我去揀一日的羊毛,不比你賺得少!”高婁斤還是給自家男人面子了,賀蘭部落開出的工價(jià)給比一個小小獄掾的薪水高得多了。
“你小些聲吧。”尉景著急捂住妻子的嘴巴,低聲解釋,“我這是為了阿弟。”
“阿弟和那賀蘭首領(lǐng)交好,前日人家還送來了羊腿。”尉景細(xì)細(xì)分析,“他們當(dāng)兄弟一般處著,你這個親姐姐去人家那兒做工,阿弟的面子往哪里擱。”
聞言,高婁斤也沉默了,不提去賀蘭部落做工的事了。可一想到那些等同于白撿一般的五銖錢就這么沒了,依舊心痛不已,低聲嘟囔著,“面子、面子!面子能有吃飯穿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