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羊脂
3、土地
羊毛工坊的改革和擴建是必然需求。首先,各種紡織工具的改良,作坊的生產線必然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
以前作坊的主推產品是毛氈制品,隨著紡錘、紡織機的改造成功,工坊的重心必然轉移到毛線紡織品上。
“這樣也好。”賀蘭定敲打著桌面,毛氈制品的生意競爭必然越來越激烈,而自己的羊毛線紡織品則會在市場上一枝獨秀。
“或者可以把印染技術和壓褶技術賣出去。”淘汰掉的工藝再賺一筆。
除了傳統的羊毛生意,以羊油和堿水制成的潔面皂和潤膚乳的市場反響也非常不錯,今年的需求量一定會大增。
而且,和羊毛制品還不同。一件毛氈馬甲興許能穿個好幾年,但是潔面皂和潤膚乳可是消耗品。只要用過了,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一直需要,一直買。總之,市場巨大!
但是,賀蘭定不準備改變目前的銷售模式。他打算依舊直接售賣未添加香料的肥皂和甘油,讓買家回去自由發揮,隨便他們添加什么香料,隨他們是用金盒子,還是玉盒子去分裝。至于最后賣出什么天價,賀蘭定也不眼紅。
如此便省去了研發環節,雖然賺得少了,但是省事兒。
“羊油的需求量增加,要殺的羊也會多,羊肉怎么辦?”賀蘭定敲打著桌面,“風干羊肉?麻辣羊肉?冷吃羊肉?”
大量羊肉涌進市場必然會造成羊肉價錢下跌,到時候倒霉的還是懷朔老百姓。除非將羊肉制作成耐存放的肉質品,避免春夏季羊肉低賤賣不出去,到了秋冬季卻吃不上羊肉的情形。
賀蘭定在本子上記下“肉制品”,準備將這個任務布置下去,讓大家集思廣益,想想解決的辦法。
賀蘭定將賀蘭部落如今的兩大主營業務從頭到了捋了一遍,發現兩大工坊根本容不下一千個流民,還必須要創造出更多的崗位。
“種田、放羊也不需要這樣多的人啊!”賀蘭定撓頭,“難道讓阿翁再劃撥些荒地由我種田?”可是墾荒種田的收益太低了,產出都無法和投入持平。
“刀耕火種?精耕細作?”賀蘭定猛然想起,自己這兩年只顧著“羊”的事情,都沒能理會到賀蘭部落的田是怎么種的,田里的收成如何。
“還有漚肥!”賀蘭定拍案而起,眼睛閃亮——自己怎么把這么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北地的土地貧瘠,那就用生物肥!北地的土地缺水,那就根部滴管補水。反正自己現在有的是人手么!
年節的氣氛漸漸淡去,
取而代之的是熱火朝天的干事創業的干勁——有了賀蘭定這么個卷王在,懷朔鎮各家部落首領、家族族長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加入了“卷卷卷”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