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無妨!”丘大千求之不得。
梁國城換防,陳慶之的大軍也抵達了。第一日,陳慶之就率眾五千急火猛攻主堡壘,賀蘭定守城以對。
然而,陳慶之顯然對賀蘭定知之甚深,當第一波火龍出水炮發(fā)射之時,陳慶之的白袍軍絲毫不亂,反倒加速急行,盾兵掩護,登云梯架起,先登隊悍不畏死攀登堡壘。
堡壘城墻上戰(zhàn)成一片。
好在賀蘭定這回帶出來的都是精銳部隊,裝備的全是精鋼武器。刀刃相接的瞬間,巨大的沖擊力之下。“卡擦”一聲,梁軍的兵器竟然生生折斷了。
“!”梁軍愣神,魏軍瞅準機會揮刀劈砍,第一波先登部隊全滅。
陳慶之察覺不對,鳴鏑收兵。
“這是賀蘭軍所用箭矢。”營帳內,陳慶之的面前擺放著一排短箭,這個是從水龍出水炮口中噴射出的二次箭矢。
“登城之后,刀刃相接,我軍的刀身就斷了?”疑惑中,陳慶之拿起一支箭矢遞給隨從,道,“試一試。”
兩個士兵,一人持刀,一人拿箭矢,相對而立,足下發(fā)力攻向對方。人影交錯,銀光閃過,當啷一聲,大刀短成兩截。
帳中眾人倒吸一口涼氣,眼睛瞪圓,“竟是削鐵如泥的寶物!”更可怕的是,賀蘭軍中人人配備此等寶物!
陳慶之嘆息一聲,“賀蘭應該是掌握了更新的冶鐵辦法。”如此一來,北伐之事恐怕要告一段落了。
陳慶之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并沒有因為一路高歌猛進就迷失了自我。意識到賀蘭定的難打,當天夜里,他就發(fā)出了撤軍指令,退回毫州。
賀蘭定沒有強攻奪回毫州的意思,他給梁國皇帝蕭衍寫了一封信。信里兩個意思:
一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戰(zhàn)爭就是枉造殺孽。作為佛祖的信徒,陛下您已經收復了壽陽,再繼續(xù)北伐就是給自己增加業(yè)孽,影響下輩子的福報。
二則是對毫州、渦陽等城的處理意見。
“建設自由貿易區(qū),南北兩國在此區(qū)域可放開貿易,馬匹、皮毛、細糖等皆在交易目錄范圍之內。”南梁缺馬,賀蘭定相信蕭衍會同意這一提議的。
果然,沒多久,蕭衍就給了賀蘭定回復,意思天下和平是他的夙愿,先時大魏皇室朝堂不作為,以至于萬民淪陷地獄,自己心生不忍才出兵北伐,救萬民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