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間,封正為王文鐸倒上了第三杯茶。
王文鐸照例指節(jié)輕叩茶臺。
“這第三杯茶是祝茶,祝你未來平步青云,展望云巔,一覽眾山小!”
說罷,封正率先舉起茶杯,一飲而盡。
王文鐸見此,也是雙手捧杯,朗聲道:
“借老師吉言,定不負期許!”
接下來一個月內(nèi),王文鐸在完成體檢以及公示等一系列事項時,平日里與小學(xué)妹徐桐要么漫步學(xué)校內(nèi),要么就在圖書館中查閱資料。
他的方向是中西部基層,所以對于這方面一些政策以及國家的大方向都在仔細研讀。
王文鐸不想自己真要開展工作時兩眼一抹黑。
時間流逝,5月中旬,所有手續(xù)辦理完畢,他也正式前往組織部報道。
“張主任您好,我是王文鐸,前來報道!”
組織部一間辦公室內(nèi),王文鐸筆挺地站在辦公桌前,不卑不亢。
“王文鐸,聽過你啊,民大歷史系的高才生!”
“組織部人事檔案科張云峰,歡迎加入組織部大家庭!”
張云峰在組織部內(nèi)負責(zé)人事檔案,一般新人報道,都會先到他這里辦理檔案遷移,同時新人的最終定崗也會由他負責(zé)通知。
兩人寒暄兩句,張云峰示意王文鐸入座。
“文鐸同志,關(guān)于定崗,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盡管說,組織會參考你的意見。”
王文鐸聞言有些詫異,自己還能決定自己想去哪里嗎?
按照最高級別選調(diào)的慣例來看,自己不應(yīng)該被下放基層鍛煉嗎?怎么還會有別的選擇呢?
或許是看出了王文鐸的詫異,張云峰有些隱瞞地打著官腔道:
“不要多想,雖然按照慣例你們最高級別選調(diào)的這一批干部會直接下放基層,但是組織也會考慮到個人的想法。”
“尤其是像你這個專業(yè)的,也是比較適合在部委工作的。”
王文鐸并未在體制內(nèi)待過,對流程不怎么熟悉,對方怎么說,他就怎么信了。
雖然知道對方是好心,但王文鐸還是毫不猶豫地回道:
“領(lǐng)導(dǎo),我還是希望能夠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張云峰聞言飽含深意地看了王文鐸一眼,出言提醒道:
“不要著急嘛,你還是可以再考慮一下的。”
王文鐸也不是小孩子了,自己已經(jīng)表明了胸臆,對方還讓自己再多加思考,那其中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內(nèi)情。
莫非是老師?
可在之前與老師的交流中,他是支持自己投身基層的啊,而且老師說過,不入基層又怎能知民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