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下太子后,她更是深居簡出,一門心思地撫養孩子。
最近更清閑,她也懶得去問帝宮里發生了什么。
她也知道,皇上最討厭別人探聽自己的事,才不會蠢到去觸霉頭。
太子在里屋練字時,聽見母后與來問安的兩個宮妃說笑的聲音,顯是心情不錯。
他不由地停下筆,走神了片刻。
他的臉上浮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沉重擔憂。
懷雍一直沒出現。
太子已讓自己最要好的大伴小太監去打聽了——大人們覺得他們都太小,小到不戒備他們——打聽到懷雍犯了錯,被父皇關起來責罰。
很嚴重。
嚴重到說不定要死了。
這時,外頭有來人的動靜,不一會兒,母后身邊的大宮女領了個面生的宮女進來,往窗前的窄桌上換了一盆花。
那宮女偷偷撇了他一眼,他有幾分奇怪。
接著母后也進來了,身旁還簇擁著一群美貌的妃子,都來看他寫的字。
眾人變著花樣夸獎了一番后,母后教誨道:“不要驕傲,你以后是要做一國之君的,不管什么事情還是得自己拿主意。”
自己拿主意?
母后雖然這樣,但其實母后一直不準他自己拿主意啊。
父皇也是。
父皇母后都一樣,對他管頭管腳。
小太子聽完,忍不住地問:“母后,你知道皇兄如何了嗎?”
小太子口稱“皇兄”的人除了懷雍還能是誰?
母后臉頰一僵,霎時間冷淡了下來:“你哪來的皇兄,你要記住,你就是皇上的獨子。”
小太子不解:“孤說的是光祿大夫。”
母后沒好氣地糾正他:“不過是個外姓之人,也配做你的皇兄?一個佞幸之輩,一旦遭了你父皇的厭棄便死無葬身之地了。”
小太子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模仿著問:“佞幸是什么?”
母后:“就是像懷雍那樣,德才不配位的人,只是得了你父皇的喜歡才能身居高位。”
說罷,母后又摸他的頭,說:“玘兒,你以后可不能憑一己之私就這樣寵愛一個大臣,這樣才是一個好皇帝。”
小太子不理解。
他覺得懷雍待他很好,比父皇和母后都要好。
懷雍也很厲害,即使他住在深宮中也聽說過懷雍的許多功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