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火車很長很長,一眼望不到頭,她跟著這條火車去過很多城市,但沒有哪一個能讓房茵想要留下來。
然后,她遇到了同病相憐的林書音,一路上聽這乖乖孩子講她的城市她的過去,以及她要去的安城。
房茵想跟著她,去那座華麗神秘的城市。
她說,“我悄悄告訴你個秘密,父親給了我一塊翡翠,他說只要拿著這塊翡翠吊墜,去安城找一個叫吳延明的人,以后就有落腳的地方了。”
最后這個秘密只有房茵知道,因為林書音死了。
不經世事的女孩嘴饞路邊的點心悄悄溜下火車,卻不想被車軋死,多么可笑的死因,房茵挖了兩天才挖出來一個小土坑,可女孩瘦小,就連那小小的土坑都填不滿。
房茵在小土包旁又坐了兩天,餓得想吐才離開,她不想挨餓,所以她要去安城,和翡翠吊墜一起。
只是,謊言誕生之初就注定被發現。
為鏟除綠林社,李斌花了兩年時間收集吳四海的信息。吳四海本名吳延明,不是安城本地人,1975年輾轉各地在外務工,叁年后在香山的一個工地里差點摔死,據工友所說是林輝斷了一條腿才救了吳四海一命。
吳四海胸懷抱負不愿留在香山,但為人重情義,前往安城前拿出母親的遺物,承諾會償還林輝恩情。
為了解吳四海,1987年李斌前往香山,可惜晚了一步,林輝肺癆病,死在了醫院,而林書音不知所蹤。
李斌去了一趟林輝家中,簡陋蕭條,唯一記錄林書音身份信息的只有九年前和吳四海林輝的一張合影,女童比著手指被抱在中間。
李斌看著叁人合照,十二歲的孩子還能去哪,應是聽了父親的話前往安城,于是決定守株待兔。
房茵剛從火車站出來就被一個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帶上車,女孩倒是冷靜,不喊不鬧,只死死捏著翡翠吊墜不放。
“你叫林書音?”
“對!”
就這么一句話,房茵的謊言被輕易識破。
“你不是林書音。”
被識破謊言的女孩臉紅了一下,但死不承認,只一味重復,“我就是林書音。”
李斌望向后視鏡里瘦小的女孩,猛打方向盤,開向與警署相反的方向。
嘴硬的女孩就這樣被養在家里,李斌兩叁天不著家,房茵也不客氣,家里有什么吃什么。
李斌并非糊涂,吳四海為人最重道義,一旦發現女孩是冒用身份,兇多吉少,那翡翠吊墜太扎眼,送去警署反而是羊入虎口。
破舊的出租屋藏不住彌足珍貴的天賦,為防止塵土飛揚而貼在墻角的報紙,房茵嘴里念念有詞重復內容,那是女孩到出租屋的第叁天。
“你背下來了?”
“沒背,我閑著無聊看的。”
女孩小口小口吃著蛋糕,李斌不可置信,過了好一會兒,等女孩舔著盤底的奶油,沉默地拿出冰箱里剩余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