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繁殖期,普遍會生出10-20個蛋。
由于孵化時間不同,晚出生的鴕鳥蛋,幾乎沒有孵化的機會。
這時候,就輪到辣爪摧蛋的豬咪登場啦!
n型河道附近有太多長頸鹿,會吃掉高處的樹葉,加上還有花豹在樹上爬來爬去。
因此很少有禽類筑巢,害得喻以筠‘搗蛋’的技術無法展現。
如今,遇到大片大片白給的鴕鳥蛋,豬咪高興極了,美滋滋把蛋蛋挖出來,爪把爪教臭臭和鐵柱,如何通過陽光和溫度判斷鳥蛋能否孵化。
‘草原大善貓’的豬咪,依然保持缺德之余尚存三分人性的做法,專挑孵化概率較低的蛋蛋,找石頭磕破厚厚的蛋殼,享用比雞蛋大20倍的鳥蛋。
偶爾運氣太差,開出準備孵化的‘毛鴕鳥蛋’,心虛的喻以筠把蛋扣上,默默遞給臭臭。
倒不是喻以筠寥寥無幾的良心疼了一下。
主要因為……挑食的小貓咪,不太喜歡吃毛蛋。
接下來好幾個月,在其他獅子為了食物疲于奔命的時候,流浪三小只都生活在新棲息地,打著‘視察環境’的名義到處鬼混。
新的棲息地水源充足,獵物容易抓,并且沒有其它獅群和掠食者競爭資源,宛如貓間天堂。
三小只毫無生存壓力,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幸福得冒泡泡,恨不得為它喵一篇《桃花源記》。
然而,喻以筠非常清楚,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棲息地。
這里的動物,大多為遷徙性動物。
無論鴕鳥、埃及雁、斑馬、大象、甚至小小的藪貓,都有長途跋涉幾百乃至上千公里的能力。
所有的動物,依賴看似廣袤的湖泊生存。
事實上,湖泊和河流不同,沒有起源,主要依賴雨水維持。
一旦長時間沒有降水,湖泊面積就會減小,無法滋養太多生命。
這片區域比n型河道更靠北,溫度更高,干涸速度自然更快。
來時路上都是沙漠或半荒漠,沒有其它水源提供補給。
受到季風影響,這里的季節更替比n型河道提前兩個月。雨季才剛剛結束,湖泊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萎縮。
鴕鳥和埃及雁抓緊訓練雛鳥奔跑和飛行,斑馬和小斑馬更加賣力的貼膘,藪貓也舔了舔爪子準備上路了。
喻以筠對于這個情況,并不意外。
假如湖泊水源充足,大象沒有必要冒著犧牲家族成員的風險,回到充滿掠食者的n型河道。
雖然這個新發現,讓喻以筠意識到,新棲息地也有不適合生存的時候。
但是,豬咪和三小只都沒有泄氣,反而對于探險的熱情更加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