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沒有走遠,躲在暗處悄悄觀察。
結果不出所料。
莉莉雖然通過了野化訓練,成功抓到飼養(yǎng)員投放進圈舍的羊。
但是,抓過羊的朋友都知道,抓養(yǎng)殖羊和抓野生羊,根本不是一個難度。
別說能夠飛檐走壁的巖羊,就連野生羚羊,也比養(yǎng)殖羊難抓一百倍。
莉莉已經大半年沒有正兒八經狩獵了,一回來就挑戰(zhàn)巖羊,她顯得爪忙jio亂,完全不得要領。
憑借豐富的野生經驗,再加上春天巖羊活動頻繁,莉莉領地內不缺獵物。
第一次遇到巖羊,她扯著嗓子大叫一聲,驚動所有巖羊。
之前呆在救助站,飼養(yǎng)員給她示范抓羊,就是先把它嚇懵。
養(yǎng)殖羊從出生起,就呆在人類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中。但凡有敵獸靠近,牧羊犬就會發(fā)出吼叫,示意羊躲進羊群中不要亂跑。
久而久之,經過馴化的城里羊,聽到聲音就會找個角落躲起來裝死。
野生巖羊不同。
聽到雪豹的聲音,它們溜得一個比一個快,眨眼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喻以筠目睹全過程,總算明白拉姆教自己狩獵時,聽兒咂發(fā)出聲音把羊嚇跑,究竟是什么心情。
敗事有余的廢物!
[咬牙切齒jpg]
豬咪努力為自己開脫:目前為止,他沒有狩獵巖羊的經驗。
前幾輩子當獸,追趕獵物時,經常發(fā)出嘶吼增加氣勢,喻以筠已經習慣了。
發(fā)出聲音把巖羊嚇跑,是許多狩獵新爪會犯的錯誤。
莉莉已經是個大豹子,這樣錯誤太不應該。
莉莉很快意識到自己的疏忽,第二次狩獵,她悄無聲息靠近,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音。
那頭巖羊專心吃草,沒有作出任何防備。
距離縮短到十幾米,無限接近黃金狩獵范圍,成功率已經很高了。
通常到這個階段,雪豹會飛撲過去,咬住巖羊的后頸或喉嚨,爭取一擊斃命。
莉莉同樣撲過去,瞄準巖羊的……犄角。
人類飼養(yǎng)員進行示范時,從來不攻擊喉嚨或脖子,而是揪住羊犄角過肩摔。
莉莉看多了人類的示范,導致思維出現偏差,以為自己也能表演過肩摔。
她甚至沒有準確的‘肩’,怎么過肩摔?!
巖羊的犄角大而彎曲,上面有代表巖羊年齡的溝壑。
莉莉一口啃上去,非但沒有過肩摔,還差點被巖羊帶著沖下懸崖。
莉莉穩(wěn)住身形,開始懷疑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