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淵越想越興奮,仿佛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他知道,自已的力量很渺小,想要改變歷史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他至少可以努力,為自已,也為那些無辜的人們,爭取一線生機。
就在這時,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宣和三年,除了方臘起義被平定,還有一件大事發生,那就是北宋與金國達成了
“海上之盟”,約定共通夾擊遼國。
這件事,是導致靖康之恥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因為北宋在與遼國的戰爭中表現糟糕,才讓金國看清了北宋的虛弱,最終下定決心南侵。
如果能阻止
“海上之盟”
的實施,或者至少讓北宋在與遼國的戰爭中表現得好一些,是不是就能改變歷史的走向?
趙淵的心臟狂跳起來。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也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任務。他只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宗室子弟,怎么可能改變朝廷的重大決策?
但他還是決定試一試。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他也要去嘗試。
他開始思考如何才能接近那些能夠影響朝廷決策的人,如何才能讓他們相信自已的話。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謹慎計劃,尋找合適的機會。
不知不覺中,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丫鬟端著晚飯進來,看到趙淵精神煥發的樣子,驚訝地說:“六郎君,您今天看起來好多了。”
趙淵笑了笑:“是嗎?可能是休息好了吧。”
丫鬟點了點頭:“那就好,郡王殿下要是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的。”
趙淵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吃著晚飯。他知道,從明天開始,他將面臨一場艱巨的挑戰。但他已經讓好了準備,無論前方有多么艱難,他都會堅定地走下去。
吃完晚飯,趙淵回到書桌前,繼續研究那些歷史資料。他要把每一個細節都牢記在心,為即將到來的太后壽辰宴席讓好充分的準備。
夜深了,房間里的燭火依舊明亮。趙淵的身影在燭光下顯得格外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