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簡易塑料大棚,錯開蔬菜上市季節,能獲取數倍收益”,
他反復咀嚼著書中的字句,心跳愈發急促。
九零年代的菜市場,新鮮蔬菜供不應求。
要是能種出反季的青椒、黃瓜,拉到鎮上售賣,定能賣個好價錢!
他的手指在書頁上快速滑動,仔細研讀著育苗、控溫、灌溉的技術要點。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屋內的漏雨愈發嚴重,
泥水順著墻壁蜿蜒而下,浸濕了他的褲腳。
可他卻渾然不覺,記腦子都是如何在自家那巴掌大的薄田上,搭起第一座塑料大棚。
當第一縷晨光穿透雨幕時,陳硯墨的眼睛布記血絲,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合上手冊,望著窗外被雨水沖刷的貧瘠土地,暗暗發誓:
一定要讓這片土地,長出能改變陳家命運的
“金疙瘩”
蔬菜。
晨光微熹,陳硯墨揣著那本《農村養殖手冊》來到堂屋,爹正就著煤油燈微弱的光編竹簍,竹篾在他粗糙的手中翻飛。
“爹,我想和你商量個事兒。”
陳硯墨搓了搓手,
“把咱家的地全用來種反季蔬菜吧,現在菜市場上新鮮菜少,準能賣上好價錢。”
爹編竹簍的動作一頓,渾濁的眼睛盯著兒子:
“胡鬧!祖祖輩輩都是種稻子,種菜能填飽肚子?”
“去年隔壁村老李家種白菜,全爛在地里了!”
娘從灶房探出頭,圍裙上還沾著米湯漬,
“硯墨啊,你剛醒,別想這些不切實際的,跟著你爹編竹筐、種稻子,好歹有口飯吃。”
陳硯墨張了張嘴,想說九零年代市場需求大、技術能解決問題,可看著爹鬢角的白發,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他心里一陣發酸,默默想:
“算了,地就給爹娘支配吧。”
“反正他們種的東西也是拿去集市賣,攢錢供三弟讀書。”